【為您推薦】彬縣律師 礦區律師 榮成市律師 隴川縣律師 上虞市律師 泉山區律師 清澗縣律師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手中能夠支配的金錢變多了,大家都更加關心投資方面的問題,私募基金就是其中一種投資方式。我國法律的相關規定,私募基金必須進行相關的備案,這樣才能更好的管理,那么私募基金未完成備案能否對外投資呢?下文為大家介紹相關信息。
一、私募基金
私人股權投資(又稱私募股權投資或私募基金,Private Fund),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用來指稱對任何一種不能在股票市場自由交易的股權資產的投資。被動的機構投資者可能會投資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然后交由私人股權投資公司管理并投向目標公司。私人股權投資可以分為以下種類:杠桿收購、風險投資、成長資本、天使投資和夾層融資以及其他形式。私人股權投資基金一般會控制所投資公司的管理,而且經常會引進新的管理團隊以使公司價值提升。
二、未完成備案私募基金是否能夠對外投資
(一)基金業協會對于未完成備案私募基金對外投資的態度
2014年2月,基金業協會頒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規定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募集基金完畢后的20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辦理備案手續,經備案的私募基金方可以申請開立證券相關賬戶。
2016年4月,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1號(契約型私募基金合同內容與格式指引)》、《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3號(合伙協議必備條款指引)》,規定私募基金應當按照規定向中國基金業協會履行基金備案手續。基金合同中應約定私募基金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后方可進行投資運作。
從基金業協會監管的角度來說,其態度是十分明確的,即私募基金募集完畢應當及時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備案完成后方可進行投資運作。但是,合同指引不屬于強制性法律規范,未按照合同指引操作不存在違法風險。
(二)證監會對于未完成備案私募基金對外投資的態度
2014年8月,中國證監會頒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各類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后,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
2015年1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證監會發行監管問答——關于與發行監管工作相關的私募投資基金備案問題的解答》,明確了私募投資基金參與證券投資的方式,要求在發行工作中對私募投資基金備案情況進行核查。
2015年3月,中國證監會發布《證監會關于與并購重組行政許可審核相關的私募投資基金備案的問題與解答》,要求私募投資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需按規定履行備案程序。
根據上述文件,證監會的態度亦是十分清晰的,即充分尊重《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及《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自律規則對私募投資基金備案的相關規定,私募基金未完成備案將無法參與證券投資以及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
(三)股轉系統對于未完成備案私募基金對外投資的態度
2015年3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發布《股轉系統關于加強參與全國股轉系統業務的私募投資基金備案管理的監管問答函》,要求私募投資基金參與新三板業務需按規定履行備案程序。
2016年9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機構業務問答(二)—關于私募投資基金登記備案有關問題的解答》,放寬私募投資基金參與新三板業務的要求,私募投資基金完成備案不作為相關環節審查的前置條件,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具完成備案的承諾函并明確具體(擬)備案申請的日期。
(四)結論
綜上,根據《證券投資基金法》、《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私募基金募集完成后,應當及時完成備案程序,否則私募管理人及其負責人員將會面臨被責任的風險。
對于未完成備案基金能否參與對外投資問題,并沒有強制性的法律規范對其進行明確的規定,根據基金業協會、證監會和股轉系統發布的相關文件,應當進行如下區分:
1、證監會監管明確,未完成備案基金不能參與(擬)上市公司發行業務和并購重組;
2、股轉系統態度寬松,未完成備案基金可以參與三板業務,但是需承諾完成備案,且股轉系統會持續關注承諾履行情況;
3、對于證監會和股轉系統監管體系之外的企業和產品,除基金合同明確約定外,未完成備案的私募基金可進行投資,目前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對其進行限制。但是,因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申請開立私募基金證券賬戶須提供基金業協會出具的私募基金備案相關證明文件,因此如基金未完成備案對外進行投資仍存在一定障礙。
這個問題的主要還是要看相關部門的態度問題。基金業協會要求私募基金必須備案后才能對外投資,證監會也表示會嚴格遵循法律的相關規定要投資就必須備案,股轉系統也是相應的態度,因此大家都必須根據法律的規定辦事。
什么是私募基金
最新私募基金管理辦法中有何新規定?
私募基金是什么意思,私募基金的資金來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受讓個人獨資企業應否對企業原債務承擔清償責任
2021-03-06借款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2-12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黨紀處分申訴期限如何規定的
2021-01-13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二審發回重審需要另行組成合議庭嗎
2020-11-10快遞被他人拿走誰負責
2021-03-01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闖紅燈身亡事故如何定責
2021-03-19離婚損害賠償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2021-02-10合同能否約定完全免責
2020-12-17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哺乳期可以做勞動合同變更嗎
2020-11-15勞動者不簽合同 單位可終止勞動關系
2021-02-04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及注意事項
2021-01-18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家庭財產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