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著作權保護期經過后有哪些后果
著作權保護期經過后,該作品即進入公共領域,任何人或者組織都可以使用該作品,不用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和支付費用。但是使用這類作品時,不能損害著作權人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因為這幾類權利是不受保護期的限制的,任何時候都受法律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發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后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二、著作權侵權的特征有哪些
(1)它是一種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
即指侵權人不法侵害他人的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造成了著作權人財產或者非財產損失,著作權人享有請求侵權行為人賠償損失的民事權利,侵權人有賠償損失的民事義務的民事法律關系。這主要揭示著作權的權利主體與義務主體即著作權人與侵權行為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同時又是一種債的法律關系。
(2)一種具體的民事責任形式。
當侵權人侵害他人的著作財產權或著作人身權,造成著作權人財產或非財產的損失,侵權人不履行賠償義務,法律即強制侵權人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這種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就是侵害著作權的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著作權侵權行為首先產生損害賠償的權利義務關系,當義務人不履行應盡義務時,損害賠償的義務即轉變成為一種民事責任。
(3)一種關于著作權的民事法律制度。
任何人因自己的行為給他人財產造成損失,都應當予以賠償。這種損害賠償制度包括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著作權違約損害賠償制度,以及不當得利損害賠償制度等等。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即是一種具體的著作權民事法律制度。
三、著作權許可使用費是多少
使用費是著作權人最主要的收益,合同中應該對其標準和支付方式加以明確的規定。當然,在少數情況下著作權人可能更看重的是非經濟的利益,因而會放棄使用費,甚至對被許可方提供經費上的補貼,例如為發表學術論文而支付版面費。
使用費的標準由當事人根據市場行情約定,可以參考國家版權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付酬標準支付;當事人約定不明確的,執行上述機關制定的標準。
如今,常見的使用費標準是稿酬制和版稅制。其中稿酬制在我國始于上個世紀50年代,它是由政府文化部門為作品使用制定的統一的付酬標準。稿酬制具有一定的計劃經濟色彩。稿酬一般分為基本稿酬和印數稿酬。書刊基本稿酬的計算公式是:每千字稿酬額全文千字數。印數稿酬一般按千冊計算,每千冊約付基本稿酬的0。8%。稿酬一般在作品交付出版時便付清,它與出版的圖書的定價無關,也不受作品實際銷量的影響。
至于版稅制是指著作權人與作品使用者按照一定比例分享作品銷售所得的一種計酬方式。版稅是著作權人應獲得的收入。在著作權人要求的情況下,版稅也可以在交付作品時支付,但是它往往僅是部分預支。版稅的最終數額取決于作品的實際出售結果。出版文字作品的版稅稱出版版稅,它的計算公式是:出版物定價(或零售價)出版物銷售量(或印刷量)一定的百分比(版稅率)。音樂、戲劇作品演出版稅稱上演版稅,其計算公式是:票房收入一定的百分比(版稅率)。其中版稅率由著作權人和作品使用者協商確定。它取決于作品的性質、版次、暢銷程度以及作者的知名度等多種因素。從目前的國際慣例來看,出版版稅率一般在5%-20%之間。顯然,相對于稿酬制而言,版稅制更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能更好地協調出版社與作者之間的利益。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著作權保護期經過后有哪些后果”問題進行的解答,著作權過了保護期后,作品進入公共領域,公眾使用該作品時,不需要再支付相關的費用。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認定
2021-03-08訴訟離婚糾紛要多久判離
2020-12-20抄襲侵犯了出版商什么權利
2021-02-10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單位惡意不接受仲裁裁決書怎么辦
2020-11-27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結合《侵權責任法》分析校園侵權責任的承擔
2020-11-09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勞動爭議調解的程序
2021-02-16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指南
2020-11-16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或不予受理通知,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有關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幾個基本
2020-12-21土地出讓金的的返還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4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