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的核心內容就是協調著作權制度中的各種利益關系。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的實質,歸根到底,就是如何認識著作權法律關系中的各種利益并加以分配的問題。因此,在分析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問題時,我們應首先分析著作權法所調整的各種利益及其相互關系。
所謂利益,是一個客觀范疇,它是人們受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制約的需要和滿足需要的手段和措施。利益決定著法的產生、發展和運作;法律影響著(促進或阻礙)利益的實現程度和發展方向。法律由利益所決定,對社會關系中的各種客觀利益現象進行有目的、有方向的調控,以促進利益的形成和發展。
著作權法的保護對象為有著作權的作品。作品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非物質性,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態,人們不能對其進行實在而具體的控制,所以容易為若干主體同時占有、共同利用。作品的這一特點致使作品極易脫離著作權人的控制,使殫精竭慮創作作品的作者一無所獲。因此,法律必須以專有權利的形式來維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即著作權人對其獨創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擁有獨占的、排他的專有權利,其性質為壟斷權,其功能在于維護作者對其智力成果的控制,保護其正當權益,鼓勵其創作更優秀的作品。
現代各國著作權法在奉行對作者權益予以保護的同時,也注重了對社會利益的保護。以作者權益為保護重心的“個人本位”強調了作者的個人利益,但絕對的、放任的“個人本位”容易導致作者權利的濫用,作品壟斷者若索取高額報酬將會阻止精神產品進入市場,妨礙社會公眾對作品的利用,遲滯科學文化事業的發展。因此,這個問題的棘手之處就在于:“沒有合法的壟斷就不會有足夠的信息生產出來,但是有了合法的壟斷又不會有太多的信息被使用。”因此,現代著作權法摒棄了“個人本位”、“國家本位”的立法觀,尋求新的立法理論。
現代著作權法除考慮作品創作者的利益外,還兼顧了作品傳播者與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將著作權觀念轉變為以維護作者權益為核心,兼顧國家、個人利益的“雙向本位”價值觀。該理論認為:作品傳播者、作品使用者在使用作品時應給予作者一定的補償。但是,一部優秀作品,也必須通過傳播者的傳播才能為世人所賞識,將之“藏之深山”只能使其“胎死腹中”。所以,作品傳播者是作品創作者與作品使用者之間的媒介,是溝通兩者關系的橋梁,故對其傳播作品的行為也應給予確認并予以補償,保護其合法權益。就作品使用者而言,他們對作品的使用使作品的社會價值得以體現,因為作品只有通過使用才能滿足人們的合理需要。作品使用者所支付的版稅也補償了作品創作人及作品傳播者的損失。而且,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反映了社會公眾對文化知識的渴求,只有保護其利益,允許其合理利用作品,才能促進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才能產生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
我們在看到這三者利益統一性的同時,也應看到其利益相互沖突的一面。作品創作者的權利表現為一種獨占性的權利,未經其允許,他人不得使用其作品。若聽任其私權的惡意膨脹,則“不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一般人永遠不能使用該作品,其結果,將會使社會文化的發展和提高受到很大的阻礙。”作品傳播者、作品使用者的利益將蕩然無存。反之,若僅考慮作品傳播者、作品使用者的利益而對作品創作者的利益予以嚴格限制,則會熄滅作品創作者的創作火焰,導致人類文化源泉的干涸。但從根本上講,作品創作者、傳播者及使用者之間無實質性利害沖突。作者并非是為把作品鎖在抽屜里而創作,他希望作品能為更多的人所閱讀、收聽或欣賞。因此,“版權的真正功能不僅僅是保護作品免遭非法利用,還保護他們的合法利用。
總之,我們一方面要維護創作者的利益,激發其創作熱情;另一方面又要對該權利予以必要的適當限制,以維護社會利益。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的功能就在于謀求兩者之間的利益均衡。當創作者的利益高于社會利益時,則對其實施限制,同時增加后者的利益砝碼來達到平衡。反之,則通過反限制手段來制約公共利益而擴大創作者的利益。著作權限制與反限制斗爭的結果,促成了兩者利益的大致均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宋愛勇,現任貴州尊達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從業7年有余,執業以來專注于處理各種民商事法律案件,現已達360多件,聯系電話:18089697187,微信號:15285637187。 宋愛勇律師獲得雙學士學位(法學及金屬材料工程學士),并在2014年獲取國家司法考試A證,從事法律事務至今,積累大量實戰經驗,執業期間也多次參與離婚案的調解。 擅長領域:本人專業處理離婚、合同、借款、工傷、交通事故、建設工程、勞動爭議等案件。 代表案例; ? 1.?中國某某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與某某醫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經過代理,在半年內就為當事人索回了320萬的工程款; 2.?馮某與蔡某,仁懷市城市開發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史某等勞務合同糾紛一案經過我們處理后,為當事人爭取到了將近19萬的工程款; 3.?浙江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與遵義某置業投資有限公司,裝修工程案件,為當事人爭取到了80萬的工程款; 4.?王某與遵義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人建設施工合同糾紛案,為王某爭取到17萬元的工程款; 5.?赤水市XX公司與貴州XX公司合同糾紛,為我的當事人貴州XX公司索回了1600萬元的合同款及32萬元的違約金
簽訂質押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3-19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什么是法律上的男女平等
2021-01-03可以在停車位免費停車嗎
2021-01-29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做好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案件工作的通知
2021-02-11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單位未蓋章的競業限制協議效力
2021-03-09辭退實習期員工違法嗎
2020-11-16產品責任保險條款(中、英文)
2020-12-25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拆遷安置房未辦理產權證前能否賣房
2021-03-01北京拆遷安置房繼承需要提供哪些材料呢
2021-03-08被拆遷人與拆遷安置人的區別
2020-11-14個人取得房屋拆遷補償款,是否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