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國務院法制辦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工傷保險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對現行條例進行了多方面修改,其中包括“刪除了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的規定”。
盡管國務院法制辦在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中,對這些修改做了詳細的解釋。但筆者仍認為,征求意見稿還有進一步完善的需要。
首先,對現行條例“上下班途中遇車禍應認定工傷”的規定,不宜簡單地一刪了之,而應充分考慮交通事故賠償和工傷保險待遇的不同特點。從法制辦給出的刪除理由看,一方面是為了進一步理順法律關系,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刪繁就簡,永久性地消除爭議。法制辦給出的兩個基本依據,公眾都可以找出足夠的反駁理由。比如,說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職工可以從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得到補償,同時也可通過民事賠償的途徑解決。但上下班途中畢竟是完成工作必不可缺的準備和延伸階段,將其納入工傷保險保障范圍并無明顯不妥。要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不僅應當為工傷保險的核心情形提供保障,也應當為非核心情形提供保障。社會的進步需要逐步擴大工傷保險范圍,而不是相反。退一步說,交通事故賠償在很多時候都難以到位,特別是遇到肇事者無賠償能力或賠償能力不足時,傷亡員工可能得不到相應賠償。
為此,筆者建議,應繼續保留“上下班途中遇車禍應認定工傷”的規定,但在享受待遇上可采取“就高不就低”的方法解決重復賠償問題,也就是說,如果交通事故賠償高于或相當于工傷保險賠償時,員工不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低于工傷保險賠償時,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時應減除肇事方已經賠償的數額。
其次,修改后“不得認定工傷”的范圍,仍顯范圍過大。盡管征求意見稿將現行條例中“因犯罪或者違反治安管理傷亡的”不得認定工傷的情形,修改為“犯罪的”,這相當于擴大了認定工傷的范圍,值得肯定。但此中卻并未對罪行的輕重進行區分,顯失公平。筆者建議,不得認定工傷的“犯罪”至少應限于故意犯罪,而不應包括過失犯罪。如果要排除過失重罪的話,還可以從刑罰輕重角度設定具體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事案件合并開庭審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2020-11-25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民間借貸房產抵押流程有哪些
2020-12-28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勞動合同寫的工資跟約定的工資不一致有效嗎
2021-01-15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人身意外險能稅前扣除嗎
2021-03-22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保險理賠后訴訟風險出現的原因是是什么
2021-03-18如何厘訂出口產品責任保險費率
2021-02-22集體土地承包轉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拆遷補償方案不公開發布,被征收人應當在哪兒查看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