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報分析的評價標準
(一)歷史標準
1.含義:指本企業過去某一時期(如上年或上年同期)該指標的實際值。
2.歷史標準對于評價企業自身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是否得到改善是非常有用的。
3.歷史標準可以選擇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也可以選擇企業正常經營條件下的業績水平,或者也可以取以往連續多年的平均水平。另外,在財務分析實踐中,還經常與上年實際業績作比較。
4.應用歷史標準優點:比較可靠/客觀;具有較強的可比性。
5.歷史標準缺點:往往比較保守;適用范圍較窄(只能說明企業自身的發展變化,不能全面評價企業的財務競爭能力和健康狀況);當企業主體發生重大變化(如企業合并)時,歷史標準就會失去意義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企業外部環境發生突變后,歷史標準的作用會受到限制。
(二)行業標準
1.含義:可以是行業財務狀況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同行業中某一比較先進企業的業績水平。
2.優點:優點:可以說明企業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和水平(競爭的需要);也可用于判斷企業的發展趨勢例如,在一個經濟蕭條時期,企業的利潤率從12%下降為9%,而同期該企業所在行業的平均利潤率由12%下降為6%,那么,就可以認為該企業的盈利狀況是相當好的。
3.缺點:認為該企業的盈利狀況是相當好的
(三)預算標準
1.含義:指實行預算管理的企業所制定的預算指標。
2.優點:符合戰略及目標管理的要求;對于新建企業和壟斷性企業尤其適用。
3.缺點:外部分析通常無法利用;預算的主觀性/未必可靠。
(四)經驗標準
1.含義:指的是依據大量且長期的實踐經驗而形成的標準(適當)的財務比率值。
如:流動比率的經驗標準為2:1;速動比率的經驗標準為1:1;流動負債對有形凈資產的比率超過80%時,企業就會出現經營困難;存貨對凈營運資本的比率不應超過80%;資產負債率通常認為應該控制在30%-70%之間。
2.優點:相對穩定;客觀。
3.缺點:并非“廣泛”適用(即受行業限制);隨時間推移而變化。
二、橫向分析技術
(一)共同規模報表分析
1.動機:在有著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直接進行財務報表的比較分析,會因“規模”差異而產生誤導。例如,假設A公司擁有1500萬負債,而B公司擁有15000萬負債,那么,如果依此認為B公司的杠桿程度比A公司高就可能是誤導的。為此,在進行不同規模企業間的比較時,就必須控制規模差異。
2.控制規模差異的途徑:將財務報表上的項目表達為一定的百分比形式,亦即編制共同規模財務報表。例如,將收益表上的項目表達為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將資產負債表項目表達為資產的百分比。
3.通過觀察和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公司的同型財務報表,我們就可以發現各公司之間財務狀況與經營情況的差異。例如,通過兩個公司之間同型收益表的比較,我們就可以首先發現其銷售利潤率的差異,然后再進一步尋找導致利潤率差異的原因——如:毛利率的差異,經營費用率的差異,或投資利潤對銷售收入比率的差異等。
(二)財務比率比較分析
1.含義:財務比率通常以百分比或倍數表示。
財務比率可以通過任何一對數字計算出來,實踐中,往往是根據需要選擇一些基本和主要的財務比率加以具體應用。
2.應遵循的原則:
〈1〉財務比率的分子和分母必須來自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期間的財務報表,但不一定來自同一張報表;〈2〉財務比率的分子與分母之間必須有著一定的邏輯聯系(如因果關系),從而保證所計算的財務比率能夠說明一定的問題,即比率應具有財務意義。
3.無統一標準
標準統一的財務比率及其體系和標準的財務比率計算方法事實上并不存在(不同的分析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實際分析的需要采取不盡相同的比率設計方法,和采取不盡相同的財務比率體系)。
4.涉及時點數據和時期數據對比時,時點數據采用平均數當財務比率反映的是某一資產負債表變量與某一收益表變量之間的關系時,資產負債表變量就需要計算年度的平均值。外部分析者只能得到年初數和年末數。
5.常用的比率分析
流動性比率,即用來衡量公司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等。
長期財務安全性比率,即用來衡量企業長期資金提供者的保障程度亦即公司長期嘗債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和利息保障倍數等。
獲利能力比率,即用來衡量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銷售利潤率、資產利潤率及資本利潤率等。
投資者特別關注的財務比率,即用來衡量公司為投資者所作貢獻或者說投資者從公司中獲得的利益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普通股每股收益和市盈率等。
與現金流量表相關的財務比率,即用來衡量公司現金流量狀況的財務比率,主要包括營業現金流量對債務之比率和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等。
三、趨勢分析法
1.報表項目趨勢分析
首先要選擇一個年度為基年,然后與基年相聯系地表達隨后各年的報表項目。
例如,某公司連續四年財務報表中銷售收入項目如下(單位:萬元)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
2.財務比率趨勢分析
在有些情況下,這種分析是頗有啟發性的.例如,分析者可能試圖基于過去若干年的流動比率,來推斷總的趨勢。
3.變異的度量
觀察一個企業在連續若干年內財務比率的趨勢時,應該同時觀察其穩定性或者變異性情況。財務比率的變異性程度可以通過下面的公式進行度量:
(比率的最大值―比率的最小值)/比率的平均值四、財報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對比分析
四、財務報表信息只是財務報表分析者所須考察的信息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在財務分析過程中,還必須結合考察其他方面的信息,包括:產品市場信息和資本市場信息。
1.產品市場信息的分析
能夠讓我們了解到市場份額的變化
2.資本市場信息
資本市場有著大量的信息。
如:“市盈率”(PE值,即每股市價/每股凈收益),就是在這種分析中常用的一個指標。這一比率越高,意味著期望的未來收益較之于當前報告收益就越高。當然,一個在一特定年份PE值過高的原因則至少可能有兩種情況:一是當期報告利潤暫時性下降;二是預期未來若干年利潤的持續增長。
又如,股利支付率(即每股股利/每股凈收益)。
但是,要想由股利支付的水平作出明確具體的推論,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因為,支付股利較少的原因可能包括:管理當局預期會面臨嚴重的營業現金流問題;管理當局認為有著預期收益率高于資本成本的投資機會;公司業已吸引了一批偏好較少分紅的投資者,如出于避稅動機。
五、其他補充資料
財務報告的一個重要趨勢是包含于年度報告而非基本財務報表中的信息量的增長。(這種增長部分地是由于法規的要求。例如其他業務利潤如占報告期利潤總額10%及以上的,應在注釋中分業務種類披露收入數和成本數)。因此,無論采用何種分析方法進行財務報表分析,都不能忽視對表外信息的分析利用。
在計算財務比率時,許多項目的分類及定義問題須予以明確。這些問題在計算負債權益比率時尤為困難。即使當一個公司只有一類權益(即無優先股等)和一類長期負債時,還可能產生遞延稅的分類問題。在進行財務分析時,不同的分析者可能會采取不同的分類方法(例如,一家銀行的信貸官員可能將遞延稅歸入負債,而一個投資者則可能將其歸入權益)。
分析者應該意識到,管理當局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操縱財務信息的披露。例如,管理當局可能會傾向于揭示那些能顯示其最佳業績的信息;類似地,管理當局可能揭示較少的有關旨在使外部團體低估其財務風險的表外融資信息。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東西被行政機關扣押沒保管好造成損失能要求賠償嗎
2021-03-07異地交通事故可以在本地起訴嗎
2021-03-22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殘幣、污幣如何正確兌換
2021-02-10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什么是保險金
2020-11-09保險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1-03-15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農村開荒地能不能流轉
2020-12-14政府有償劃撥的土地怎么攤銷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