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54年《憲法》明確規定了憲法修改的提案主體
B.1982年《憲法》是對1954年《憲法》的全面修改
C.我國現行憲法共進行了四次修改,通過了31條憲法修正案
D.“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是2004年《憲法修正案》規定的內容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核憲法的修改、憲法的歷史發展。
選項A錯誤。憲法的修改的提案主體是1982年《憲法》的規定。
選項B錯誤。1982年憲法是對1978年的全面修改。我國憲法共經過了三次全面修改,六次部分修改:第一次全面修改是對1954年憲法的修改,通過并頒布了1975年憲法;第二次全面修改是對1975年憲法的修改,通過了1978年憲法;第三次全面修改是對1978年憲法的修改,通過了1982年憲法。
選項C正確。目前是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改,通過了共31條修正案。
選項D正確。有關憲法修正案的內容注意看“憲法的歷史發展”部分。
61.關于撤職案的審議和決定,下列哪些選項符合《監督法》規定?()
A.縣長可以向縣人大常委會提出撤銷個別副縣長職務的撤職案
B.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可以依法向本級人大常委會提出撤職案
C.撤職案應當寫明撤職的對象和理由并提供有關材料
D.撤職案由人大常委會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通過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核撤職案的審議和決定。
選項A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44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決定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個別副省長、自治區副主席、副市長、副州長、副縣長、副區長的職務;可以撤銷由它任命的本級人民政府其他組成人員和人民法院副院長、庭長、副庭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委員會委員、檢察員,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人民檢察院分院檢察長的職務。第45條第1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可以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對本法第四十四條所列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撤職案。
選項B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45條第2款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對本法第四十四條所列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撤職案。
選項C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46條第1款,撤職案應當寫明撤職的對象和理由,并提供有關的材料。
選項D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第46條第3款,撤職案的表決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62.關于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適用,下列哪些選項符合《立法法》規定?()
A.同一機關制定的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時,適用特別規定
B.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原則上不溯及既往
C.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D.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核法的正式淵源的沖突的解決原則。
選項A正確。《立法法》第83條規定,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選項B正確。《立法法》第84條,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選項C錯誤。《立法法》第86條第1款第(二)項規定,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選項D正確。《立法法》第86條第2款規定,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63.關于民族自治地方財政的說法,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
A.國家財政體制下屬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由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B.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預算支出,按國家規定設機動資金,但預備費在預算中不得高于一般地區
C.自治機關對本地方的各項開支標準、定員、定額,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可以制定補充規定和具體辦法,并須分別報國務院、省、自治區、直轄市批準
D.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國統一的財政體制下,通過國家實行的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級財政的照顧
答案:AD
解析:本題考核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
選項A正確。《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2條第2款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選項B錯誤。《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2條第4款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預算支出,按照國家規定,設機動資金,預備費在預算中所占比例高于一般地區。
選項C錯誤。《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3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對本地方的各項開支標準、定員、定額,根據國家規定的原則,結合本地方的實際情況,可以制定補充規定和具體辦法。自治區制定的補充規定和具體辦法,報國務院備案;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補充規定和具體辦法,須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選項D正確。《民族區域自治法》第32條第3款規定,民族自治地方在全國統一的財政體制下,通過國家實行的規范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享受上級財政的照顧。
64.根據《憲法》規定,下列哪些權利是公民享有的監督權?()
A.罷免權
B.集會、游行、示威自由
C.批評和建議的權利
D.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答案:CD
解析:本題考核公民基本權利中的監督權。
選項A不屬于監督權。
選項B不屬于監督權,屬于政治自由。
選項C、D正確。監督權是指憲法賦予公民監督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動的權利,其內容包括批評建議權、控告檢舉權和申訴權。
65.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
A.中華人民共國主席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B.國務院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C.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
D.中央軍事委員會對全國人大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大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答案:BC
解析:本題考核國家機構。
選項A錯誤。國家主席不參與行政工作,不對全國人大負行政責任。
選項B正確。《憲法》第92條規定,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選項C正確。《憲法》第128條規定,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同時,第133條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選項D錯誤。《憲法》第94條,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據此可知,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但是不報告工作。另外,《憲法》僅是對軍事委員會主席作出了“對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的規定,而沒有針對軍事委員會是否向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進行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重組中員工持股的轉讓
2020-12-09在工廠碰瞎一只眼睛可以獲得多少賠償
2021-02-20父母尚未喪失勞動能力可以分割兒子死亡賠償金嗎
2021-01-07專利被駁回復審的官費是多少錢
2021-02-03產品本身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25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督促程序標的費用
2020-11-12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幼兒園中層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3-14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醫療意外保險可以包含死亡保險責任嗎
2020-12-06投資型保險的費用及給付型態
2020-11-30房屋火災意外險多少錢
2021-01-24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