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中執行股權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權益和股權區分不明問題
投資權益是指投資于資本市場的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帶來的權利和收益。從這一概念可看出股權包含在投資權益之內,是投資權益中一個方面的權益。而在執行實踐中通常對投資權益理解為股-東向公司進行投資,因出資而取得的參與公司事務并在公司中享有的財產利益,具有轉讓性的權利。《執行規定》中,并列提到投資權益和股權,這樣的并列使用主要是為了避免目前對這類權利的叫法較多且亂而造成個人理解的偏差。
因此,對被執行人在公司中的投資權益的執行,應稱為執行股權。對于被執行人獨資開辦企業中擁有的投資,也應舍棄“投資權益”這一概念。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投資權益的概念,同時,也可打破認為執行投資權益就是執行股權這一傳統和錯誤的觀念。
(二)對被執行人投資開辦的下屬人執行的問題
在實踐中,有的執行人員認為被執行人開辦的企業法人,其資產應屬被執行人完全所有,應視為被執行人財產,可直接予以執行。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按照公司制度的一般原理,公司登記成立后,公司的財產即獨立于投資者財產而存在。不允許對被執行人投資開辦的下屬企業法人財產進行直接執行。《執行規定》所提的直接裁定予以轉讓,注重的是執行實踐中,不需任何人同意與否而直接執行的方式,而不是對其財產的直接執行。
(三)執行股權與公司特屬股權和轉讓數量問題
《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發起人持有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對《公司法》這一規定應理解為只適用于當事人自主協議轉讓股權的行為,而法院在強制執行轉讓股權是為了債權人利益而實施的國家行為,不存在違法投機行為。但受讓人應繼續遵循公司法對轉讓人的規定。
《公司法》對公司管理人員轉讓股份進行了限制,這些人在任期間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對這類股權的執行,根據執行工作的特有屬性,仍不受《公司法》的規定限制,可以執行。
(四)執行股權關于受讓人的資格及注冊不實的問題
在執行外資股權時,對受讓人沒有規定,如轉讓給國內投資方,轉讓后使外商股-東的股份低于注冊資本的25%,與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相沖突。如把外商股-東股權全部轉讓給國內投資方,則會改變了外商企業的性質。這種情況下應對受讓人的資格進行限制,最好受讓人是外商。無外商受讓時,國內投資方為受讓人,在體現外商股份不低于注冊資本25%的情況下,對非外商股-東轉讓。這樣,既維持了公司的企業性質,又符合我國的法律規定。
實踐中遇到的另一問題,是股權的瑕疵問題。股-東對公司的出資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出資。針對這處情況,我們要重新對股-東的出資實物進行作價,以便確定股權的真實價值,從而保護受讓人的權益,以免對執行工作的真實、合法性提出質疑,損害執行工作的可信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放棄專利權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1-02-25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探望權義務主體的協助義務是什么
2021-01-05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有何區別
2021-01-04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企業會遇到哪些常見的合同欺詐行為
2021-01-28采購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03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企業房產證辦理流程
2021-01-08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業主購房后怎樣選擇保險
2021-02-07出事后保險公司要通話記錄做什么
2021-01-06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投保人未按照規定期限支付保險費有哪些法律后果
2020-12-23保險法修訂擬擴大保險公司經營范圍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