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遺產分割的原則
一、國內現行繼承法關于遺產分割采用有限繼承的原則。
植根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遺產繼承關系,不僅濃縮著家庭或親屬之身份關系、財產關系的歷史與現狀,而且折射出宏觀經濟體制的運行態勢,并反映人們的時代性財產觀念和權利意識。我國現行繼承法運作十多年來,經濟體制的縱深改革、國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家庭結構和職能及親屬模式的演變、公民財產權利意識的明顯增強都無不對遺產繼承產生深層次的影響,使遺產的靜態質、量多元化,動態歸屬復雜化。我國現行繼承法采用有限責任繼承原則(即通常人們所說的限定繼承原則)。有限責任繼承是保護繼承人利益的制度,其核心是限制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責任,即繼承人只須在繼承遺產的限度以內為被繼承人清償債務,而不以自己的固有財產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責。這一原則符合現代社會家庭成員人格獨立、責任自負的觀念,無疑是正確的。
我國法律所確立的遺產分割原則,既尊重了繼承制度的一般要求和當今世界各國立法的通例,又體現了社會主義中國繼承制度的鮮明特點。綜其要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1.在遺產的分割順序上,實行遺囑繼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這就是說,在分割遺產時,首先應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中的拉指辦理,無遺囑時才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定分割。雖然被繼承人立有遺囑,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遺產中的有關部分按照法定繼承辦理:(1)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或者受遺贈人放棄受贈的;(2)遺囑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3)遺囑繼承人、受遺贈人先于遺囑人死亡的;(4)遺囑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5)遺囑未處分的遺產。
2.在遺產分割的基本精神上,體現互助團結、權利義務相一致和對未成年人或生活困難的繼承人給予照顧的原則。
就遺囑繼承而言,法律除對繼承喪失作了明確規定外,強調遺產應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就法定繼承而言,法律要求繼承人本著互助互諒、和睦團結的精神分割遺產,并規定同一順序法定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均等,但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應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可以多分;而有撫養義務和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的繼承人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3.在遺產的處理上,貫徹充分發揮遺產實際效用原則。
我國《繼承法》第29條第一款規定:“遺產分割應當有利于生產和生活需要,不損害遺產的效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8條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中的房屋、生產門資料和特定職業所需要的遺產時,應依據有利于發揮其使用效益和繼承人的實際需要,兼顧各繼承人的利益進行處理。”由于近些年來我國公民個人擁有的生產資料日益增多,在企業中的投資比例逐漸加大,遺產分割往往既直接關系到繼承人的實際利益也會奪某些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影響,這就要求繼承人努協調遺產的處理與生經營需要之間的關系,以有利于穩定經濟秩序,捉進生產發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后吊銷駕照了再開車無證駕駛不拘留的條件有嗎
2021-02-28公司扣壓員工半年獎金是否合法
2020-12-07實用新型專利是不是沒什么用
2021-02-08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交通肇事者不交醫療費怎么辦
2021-01-25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員工調崗后主動辭職有沒有經濟補償金
2020-12-30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公司拆遷補償能分紅嗎
2021-01-13違建拆除的一定沒有補償嗎
2020-12-31拆遷時,選擇拆遷安置房公攤面積計算在內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