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內部集資是否合法
企業內部集資作為民間借貸的一種形式,在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大背景下,可以有效擴寬企業的融資渠道,有利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畢竟企業內部職工對企業的經營情況一般都比較了解。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規定,未向社會公開宣傳,在親友或者單位內部針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的,不屬于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最新借貸規定》第十二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本單位內部通過借款形式向職工籌集資金,用于本單位生產、經營,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本規定第十四條規定的情形,當事人主張民間借貸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對此,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第一,借款對象僅限于單位內部職工,這里的單位內部員工不包括為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而通過招聘吸納為公司員工的人員;
另外,根據2014年《關于辦理非法集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的規定,下列情形應當認定為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一)在向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吸收資金的過程中,明知親友或者單位內部人員向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而予以放任的。(二)以吸收資金為目的,將社會人員吸收為單位內部人員,并向其吸收資金的。(如果達到一定程度,有可能構成非法集資犯罪)
第二,集資資金必須是用于單位內部的經營活動。如果不是單位自用,符合《最新借貸規定》第十四條第(二)項的規定,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則相應借貸行為應當被認定為無效。
相關知識:非法集資怎么認定
犯罪構成要件是犯罪成立的依據,是對犯罪主體追究刑事責任的根據。因此,在我國現行《刑法》中設置非法集資罪,必須進一步分析論述其具體的犯罪構成要件。
(一)犯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包括自然人和單位。這里要特別強調法律擬制人格主體——單位,否則,我們將無法對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的單位(既可以是一個單位單獨實施,也可以是單位與自然人、單位與單位共同實施)實施的非法集資行為通過《刑法》來規范。
(二)犯罪主觀方面是故意。當事人明知自己的非法集資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在單位進行非法集資的情況下,這種故意體現為單位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以單位的名義為單位的利益故意追求特定危害社會的結果的發生。單位犯罪故意是單位成員的共同認識和意志,嚴格區別于單位成員個人的認識和意志。
(三)犯罪客體是國家金融管理秩序。非法集資在形式上表現為一種資本的運作過程,即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將不特定對象的資金集中起來,使他們成為形式上的投資者(股東、債權人),往往是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大,嚴重破壞國家金融管理秩序。因此,我們建議將非法集資罪列入《刑法》第三章第四節的破壞金融管理秩序罪,以確立其在整個《刑法》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四)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未依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的集資行為。主要是以非法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募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其他回報。
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9護士燒毀病歷如何處罰
2021-03-10老工傷人員申請工傷認定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2021-02-28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如何分期繳付注冊資本
2021-01-27股權質押股權融資區別是什么
2021-01-10買賣合同未開具發票能否請求賠償
2021-03-16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想要離婚,有什么辦法可以申請離婚
2021-01-16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3-25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涉及刑事案件怎么處理?
2020-11-08簽訂購房合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離職經濟補償金交稅嗎
2021-01-05單位給員工調崗應該怎么做
2021-01-23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已獲肇事者賠償,能否再要保險公司理賠?
2020-12-10失業保險基金情況是誰監督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