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結婚彩禮、嫁妝離婚時需歸還
關于彩禮與嫁妝返還與否的法律規定,目前主要有二個:
其一:《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意見》(法發[1993]第32號)
該意見第18條規定,婚前一方借款購置的房屋等財物已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為購置財物造成對方生活困難的,可酌情返還。對取得財產的性質是索取還是贈與難以認定的,可按贈與處理。
其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該解釋第10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實踐中,女方親屬陪送嫁妝的行為應認定為是贈與行為。在登記結婚前的陪送嫁妝應認定為是女方家人對女方的婚前個人贈與;若在登記結婚后的陪送嫁妝,女方家人未明確表示是對某方的個人贈與,則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共同贈與,該嫁妝應認定為是夫妻的共同財產,但夫妻雙方對該嫁妝有特別的約定,則應依約定來認定財產的權利歸屬。
根據最高院的司法解釋,彩禮給付是基于當地的風俗習慣,這與無條件贈與不同,其實質是附條件贈與行為。當事人一方給予另一方彩禮時,往往給付的目的性非常明確,即欲與對方締結婚姻關系;另一方收取彩禮的行為也表示,另一方愿意與其締結婚姻關系。
律師總結:
1、嫁妝陪送,屬于贈與行為,在雙方登記前的陪送嫁妝宜認定為對女方的個人贈與。在雙方登記后的陪送嫁妝,如果沒有明確表示贈與個人,該嫁妝應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彩禮,屬于附條件的贈與,如果贈送彩禮后雙方未辦理登記手續的、雖辦理登記手續未實際生活的或者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彩禮需返還。
同時司法解釋(二)中涉及的彩禮,具有嚴格的針對性,必須是基于當地的風俗習慣,為了最終締結婚姻關系,不得已而為給付的,其具有明顯的習俗性。因此,人民法院對于當事人訴請返還彩禮的案件,應當根據雙方或收受錢款一方所在地的當地實際及個案具體情況,確定是否存在必須給付彩禮方能締結婚姻關系的風俗習慣,否則只能按照贈與進行處理。不能適用司法解釋(二)第十條的規定。
二、分居滿兩年法院一定判決離婚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離婚訴訟】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準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準予離婚: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此款包含兩個要求:
第一,事實分居滿兩年,
第二,分居原因為感情不和,不是因為工作調動,出差就學、子女上學等為生活需要導致的分居。
同時分居要求具有持續性。如果分居期間雙方又居住在一起后來又分開的,那么分居不能成為持續性的兩年。夫妻分居兩年并不必然成為離婚的理由。
律師總結:
1、夫妻分居兩年并不必然成為法官判決離婚的理由。法官是否判決離婚,還要結合其他情況,來綜合判定夫妻之間感情是否破裂。婚姻關系是雖然締結只有夫妻雙方,但是影響的是兩個家庭,因此法官在離婚訴訟中,一定要充分的了解夫妻間感情再作出是否判決離婚的決定,有的人以為故意制造兩年分居的事實,提出離婚要求法院一定會支持,這也未必,是當事人的一種誤解。
三、一方有婚外情一定少分財產
《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損害賠償】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大家容易把四十六條的第二款: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理解為“婚外情”。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一)》第二條規定: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六條規定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情形,是指有配偶者與婚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
同時《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那么如果雙方都有過錯,一方是不能請求另一方損害賠償的。
“損害賠償”也不等于“少分財產”,根據《婚姻法》第四十七條【隱藏、轉移共同財產等】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律師總結:
不少婚姻糾紛的當事人都希望抓住對方有婚外情的證據從而讓另一方能付出出軌的代價,少分財產。但是就我國現行的法律,此方法的效果不盡人意
1、通常情況下,夫妻離婚時,法院進行財產分割的總原則是按照均等分割原則、按照照顧婦女兒童的原則,照顧無過錯方和生活困難的一方的原則。如果夫妻雙方都有過錯,即使一方出現婚外情,另一方也不能因此要求對方少分財產。
2、如果一方有婚外情,一方沒有過錯。這種情況下,無過錯方需提供有過錯方不以夫妻名義,持續、穩定地共同居住的證據,如居委會證明、監控錄像、當事人自認等。才能要求有過錯方進行損害賠償。
四、孩子比較小,一定隨母親生活
《婚姻法》第三十六條規定: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法發[1993]30號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律師總結:
關于孩子撫養權的問題,一直以來也是婚姻糾紛中的重要爭議焦點,作為母親對孩子的感情,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理解,但是并不是母親堅持要求撫養孩子,孩子一定會跟隨母親撫養。法院通常會考慮一下情形。比如:
一、父母方誰更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
二、孩子過去是由誰撫養,孩子和誰的感情更深。
三、考慮一方有沒有節育可能或再育可能。
四、一方有沒有不良惡習,比如酗酒、賭博。
五、十周歲以上的孩子,征求孩子意見。
五、只要婚后買房,離婚房子要平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七條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二條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以作為債權處理。
律師總結:
從上述的條文中可以看出,婚后購買的房產離婚時,并不必然均分,需要考有無約定、慮房產的出資、登記在誰名下,具體來說:
1、有約定從約定,如果約定該房產為雙方共有,那么離婚時進行均分。
2、如果婚后一方父母出資房子登記在雙方名下,如無明確約定贈與一方,則該房屋夫妻共同財產。
3、如果婚后一方父母出資房子登記在己方子女名下,那么該房產為一方個人財產。
4、如果婚后一方父母出資房子登記在對方子女名下,從公平的角度來看,宜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5、如果婚后雙方父母出資,房子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該房子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
6、如果婚后一方一個人婚前財產購買房子登記在自己名下,也屬于一方個人財產。
7、如果婚后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產權登記在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該出資作為債權分割,不能分割房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如何辦理失業證
2020-12-25上課期間老師訓學生出去跳樓身亡學校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7公司股份是否應當作為婚前財產進行分割?
2021-02-03違約金是否包含定金
2021-02-15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拖欠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04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房貸抵押解押后房產證如何處理
2020-12-02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終止勞動合同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13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家庭財產保險在運作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28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拼車族應該如何購買車險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