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條 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釋義】 本是對侵害承包經營權民事責任的規定。
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是一種用益物權,物權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直接支配性和保護之絕對性。物權的直接支配性,指物權人得依自己的意思,無須他人意思或行為之介入,對標的物為管領處分的權利。物權的絕對性,指物權人于其標的物之支配領域內,非經其同意,任何人均不得侵入或干涉,否則即構成違法。物權屬于得要求世間一切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予以尊重的權利,一切人均負有不得侵害的義務,物權人可以對任何人主張權利,所以物權又稱為絕對權或者對世權。用益物權又稱他物權,即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物權。對于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農民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的成員取得其承包經營權,屬于用益物權。這種用益物權一經設立,就具有物權的屬性,即具有排除包括所有權人(發包人)在內的一切人的干涉和侵害。因此,本條側重于從用益物權的角度,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人的權利做了規定。例如,任何人非經許可而在農民承包的土地上開路、取水等行為,都是侵權行為,應當對承包人承擔民事責任。再如,本法第54條列舉了發包方對承包方的侵權情形及其所應承擔的民事責任,這里不再贅述。
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和賠償損失。
本條有一點需要明確,即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干涉和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如何處理?本法第61條列舉了這些行為,如利用職權強令變更、解除承包合同的行為,或者利用職權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行為等等。這些行為有的是直接剝奪了承包人所取得的用益物權,有的是侵害了承包人對所承包土地的支配權。依照我國行政訴訟法第11條第(8)項之規定,如果承包人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他的財產權益,或者按照第11條第(3)項之規定,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了他的經營自主權,應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依照我國國家賠償法第4條第(4)項之規定,受害人有權向造成損害的行政機關請求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暫行條例[失效]
1980-08-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地區和市合并后市人民代表大會提前換屆問題的決定
1983-05-09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海南行政區建置的決定
1988-05-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
1988-04-13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
1986-01-2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995-03-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1996-10-29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1996-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籍船舶航行長江水域管理規定(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土地使用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關于廣東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決定修改專利法實施細則
2010-01-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國務院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