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條 招標投標活動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釋義】 本條是關于招標投標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的規定。
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是招標投標活動必須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違反這一基本原則,招標投標活動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本法有關招標投標的各項規定,都是為了保證這一基本原則的實現。
所謂“公開”,是指:(1)進行招標活動的信息要公開。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招標方應當通過國家指定的報刊、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公共媒介發布招標公告,需要進行資格預審的,應當發布資格預審公告;采用邀請招標方式的,招標方應當向3個以上的特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發出邀請書。招標公告、資格預審公告和招標邀請書應當載明能大體滿足潛在投標人決定是否參加投標競爭所需要的信息,通常應當包括:招標方的名稱、地址;招標采購貨物的性質、數量和交貨地點,或擬建工程的性質、地點,或所需提供服務的性質和提供地點;提供招標文件的時間、地點和收取的費用等。在發布招標公告、發出招標邀請書的基礎上,還應當按照招標公告或招標邀請書中載明的時間和地點,向有意參加投標的承包商、供應商提供招標文件。招標文件應當載有為供應商、承包商作出投標決策、進行投標準備所必需的資料,以及其他為保證招標投標過程公開、透明的有關信息。通常應當包括:關于編寫投標文件的說明,以避免投標者因其提交的投標書不符合要求而失去中標機會;投標者為證明其資格而必須提交的有關資料;采購項目的技術、質量要求,交貨、竣工或提供服務的時間;要求提交投標擔保的,對投標擔保的要求;提交投標書的時間、地點;投標有效期(即投標者應受其投標條件約束的期間);開啟投標書的時間、地點和程序;對投標書的評審程序和確定中標的標準等。招標人對已發出的招標文件進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所有的招標文件收受人。(2)開標的程序要公開。開標應當公開進行,所有的投標人或其代表均可參加開標;開標的時間和地點應當與事先提供給所有招標人的招標文件上載明的時間和地點相一致,以便投標人按時參加;開標時,應先由投標人或者其推舉的代表檢查投標文件的密封情況,經確認無誤后,由工作人員當眾拆封,以唱讀的方式,報出各投標人的名稱、投標價格等投標書的主要內容,并作好記錄,存檔備查。招標人在招標文件要求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日期前收到的所有投標文件,開標時都應當當眾予以拆封、宣讀。對在投標截止日期以后收到的標書,招標人應當拒收。(3)評標的標準和程序要公開。評標的標準和辦法應當在提供給所有投標人的招標文件中載明,評標應當嚴格按照招標文件載明的標準和辦法進行,不得采用招標文件未列明的任何標準。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招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4)中標的結果要公開。確定中標人后,招標人應當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并同時將中標結果通知所有未中標的投標人。未中標的投標人對招標活動和中標結果有異議的,有權向招標人提出或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
所謂“公平”和“公正”,對招標方來說,就是要嚴格按照公開的招標條件和程序辦事,同等地對待每一個投標競爭者,不得厚此薄彼,親親疏疏。例如,招標方應向所有的潛在投標人提供相同的招標信息;招標方對招標文件的解釋和澄清應提供給所有的投標人;對所有投標人的資格審查應適用相同的標準和程序;提供投標擔保的要求應同樣適用于每一投標者;對采購標的的技術、質量要求應盡可能采用通用的標準,不得以標明特定的商標、專利等形式傾向某一特定的投標人,排斥其他投標人;所有投標人都有權參加開標會;所有在投標截止期前收到的投標都應當在開標時當眾打開;對所有在投標截止日期以后送到的投標書都應拒收;與投標者有利害關系的人員不得作為評標委員會成員;中標標準應當盡可能量化,并嚴格按既定的評標程序對所有的投標進行評定,按既定的中標標準確定中標者;不得向任何投標人泄露標底或其他可能妨礙公平競爭的信息。對投標方來說,應當以正當的手段參加投標競爭,不得串通投標,不得有向招標方及其工作人員行賄、提供回扣或給予其他好處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對招標方與投標方之間的關系來說,雙方在采購活動中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
“誠實信用”,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在我國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等民事基本法律中都規定了這一原則。招標投標活動是以訂立采購合同為目的的民事活動,當然也適用這一原則。在招標投標活動中遵守誠實信用原則,要求招標投標各方都要誠實守信,不得有欺騙、背信的行為。如,招標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搞虛假招標;投標人遞交的資格證明材料和投標書的各項內容都要真實;中標訂立合同后,各方都要嚴格履行合同。對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給他方造成損失的,要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文(2011)
2011-02-2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
201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1982修正)
1982-12-1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的決定
2006-04-29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預備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3-07-02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公安派出所組織條例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1986-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修訂)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714號)
2019-04-23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上海市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關于201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2010-12-20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關于2010年糾風工作的實施意見
2010-04-09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0年食品安全整頓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0-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國務院關于核事故損害賠償責任問題的批復
2007-06-30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07-04-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南昌市承辦2011年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的函
2007-03-2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7-03-15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能源辦關于加快關停小火電機組若干意見的通知
2007-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