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條 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計劃地退地還湖。
禁止圍墾河道。確需圍墾的,應當經過科學論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釋義】 本條是對圍墾河道、湖泊的限制性規定。
一、湖泊具有調蓄洪水的功能,河道是行洪的通道,維護湖泊、河道的自然功能,對保障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隨著人類生產和社會發展,忽視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與水爭地,擅自圍湖造地,盲目圍墾河道的現象比較普遍。圍墾湖泊、河道的目的是為了造地,進行生產和建設,但卻占據了調蓄洪水的場所,束窄了行洪通道,加重了防洪負擔,加大了洪水損失,其結果是破壞了資源與環境,并最終損害了人類自身。據統計,全國被圍墾的湖泊面積至少有2000多萬畝,減少蓄洪容量350多億立方米。河湖防洪能力的下降是造成防洪形勢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為此,1998年長江大水后,國家實施了退田還湖政策,目的就是要保護自然生態,保護湖泊調蓄洪水的功能。
二、本條規定,禁止圍湖造地,已經圍墾的,要按照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有計劃地退地還湖。禁止圍墾河道,因生產和社會發展確需圍墾的,也要從嚴管理,即要進行科學論證,不僅要考慮經濟和社會發展,還要考慮保護環境和資源,不僅要考慮眼前,還要考慮長遠,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并報政府批準后,方可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主席令第四號)
2008-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92)
1992-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香港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臨時立法會在1997年6月30日前工作決定
1997-02-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決定
1985-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決議
1984-05-1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2001-10-2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自然災害救助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國務院關于印發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的通知
2019-04-19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的通知
2013-07-31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0-12-0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蔬菜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的通知
2010-08-27國務院關于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0-08-1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國務院關于修改《外商投資電信企業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務院令第534號)
2008-09-10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2008-04-22國務院批轉煤電油運和搶險抗災應急指揮中心低溫雨雪冰凍災后恢復重建規劃指導方案的通知
2008-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