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勵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改進生產條件;鼓勵食品攤販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
【釋義】本條是對鼓勵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改進生產條件、經營條件的規定。
(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
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一般是指固定從業人員較少,有固定生產場所,生產條件簡單,從事傳統、低風險食品生產加工(不含現做現賣)的沒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單位或個人。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在方便當地群眾購買食品、生產地方風味特色食品或傳統食品、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由于一些小作坊生產條件簡陋、生產隱蔽、食品安全監管難度大等原因而成為食品安全事故的多發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歷來是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難點之一。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的統計,截至2007年7月,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西藏自治區除外,下同)共調查企業448,153家,其中10人以下企業352,815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78.7%;證照不全的有223,297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49.8%;無證無照的164,149家,占調查企業總數的36.6%。主要產品是豆制品、大米、小麥粉、白酒、食用植物油等。近年來,經過整治,已有19,424家小作坊停產或轉產,8814家小作坊被強制停產,19,317家小作坊聯合、兼并,206,739家小作坊簽訂了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通過幫扶指導5385家整改后達到準入要求,已經獲得或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對5631家限期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小作坊予以取締;對地處偏遠的農村地區,達不到市場準入要求且生產的食品與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經過各級質檢部門與地方政府共同研究,按照強化監管、限制銷售區域等措施,初步確定了允許有條件存在的小企業小作坊36,699家;查處的無證生產和存在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小作坊26,726家。
由于生產條件所限,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無法申請食品生產許可證。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對小作坊就應放任自流。放任往往容易引發更嚴重的食品安全問題,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有必要加強管理、嚴格要求,強化日常監督,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監管制度。一是實施生產報告制度。對季節性生產的、生產設備有較大改變的、其他原因停產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重新開始生產時,要求其必須向當地監管部門報告,監管部門應在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重新生產的初期實施嚴密監管,并適當進行強制檢驗。二是嚴格實施添加物質備案。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應將食品生產加工中除主要原料外的所有添加物質,到本地縣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備案。備案內容應該包括添加物質的種類、來源、使用情況等;使用的添加物質發生變化時,應及時更新備案情況。三是加強日常巡查。縣級以上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食品監管部門要對本地區內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嚴格實施日常巡查。重點巡查是否持續滿足基本質量安全衛生條件、食品原料使用情況、添加物質使用情況等,詳細記錄日常巡查的情況。在監管過程中,發現問題應當及時有效地予以處理。一是嚴格實施限期整改。對不能滿足基本質量安全衛生條件的、在強制檢驗和日常巡查中發現問題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有關部門必須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對限期整改的情況進行檢查。二是責令停產。食品監管部門應對明確提出限期整改后達不到整改要求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實施責令停產,同時報告當地政府。三是依法查處。對于制售假冒偽劣食品、使用非食用原料和濫用添加劑造成安全隱患的違法行為必須實施嚴厲打擊,并由地方政府組織有關部門依法予以取締。四是對小作坊監管情況定期公示。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要對轄區內小作坊日常檢查、限期整改、責令停產等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二)鼓勵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改進生產經營
本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對小作坊嚴格監管的同時,還要鼓勵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改進生產條件,不斷擴大規模,適時進行產業升級,改變小、散、亂狀態,發展成為食品生產企業,提升食品產業等級,確保食品安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對食品生產加工比較集中、質量安全問題比較突出的區域開展專項整治,逐步對轄區內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從業者進行免費從業培訓,從根本上提高小作坊質量保障能力,促進其規范發展。
食品攤販對于方便群眾就近購買食品發揮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在保持城市美觀整潔與食品攤販的就近服務之間發生了矛盾,一些地方亂擺攤的現象在街道上隨處可見,阻塞城市交通,影響城市美觀,成為城管的打擊對象。但食品攤販現象又涉及一部分基層群眾基本生活與社區居民生活便利的問題,因此,本條規定鼓勵食品攤販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食品攤販進入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等固定場所經營,具有以下優點:第一,集中交易市場、店鋪的經營環境、衛生狀況優于街道上流動經營。街道上灰塵、汽車尾氣等容易造成食品污染,在固定場所經營可以保證食品衛生。第二,食品攤販經營的食品出現問題后,有利于消費者及時準確地找到食品攤販,聯系退貨索賠等事宜。消費者購買在街道上流動售貨的食品攤販的食品,出現問題后往往很難找到攤販。第三,由于經營場所固定,有利于促使食品攤販提高食品安全的自覺性和責任心,改善經營條件,注重食品衛生。第四,在固定場所經營,有利于工商部門等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對其加強監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2017修正)
2017-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2年修正本)
2012-10-26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修正案
2010-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1990)
1990-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96修正)
1996-03-1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務院增發長期建設國債和今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3-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塞拜疆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軍人違反職責罪暫行條例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的決議
1978-05-23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的決議
1982-12-0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已修正)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
2001-04-28廣播電視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浙江省石油天然氣管道建設和保護條例
2014-07-31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
2014-02-2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2010修訂)
201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