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操作流程(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程序,明確浦口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和有關部門工作職責,提高工作效率,依據國家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操作流程(試行)》(處非聯發〔2008〕4號)、省政府辦公廳《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江蘇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蘇政辦發〔2011〕162號)和南京市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關于調整市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寧處置發〔2015〕2號)制定本操作流程。
第二條?本操作流程所指非法集資是指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權機關批準,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非法集資主要特征為: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以及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的集資。
(二)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還包括以實物形式或其他形式。
(三)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即社會公眾籌集資金。
(四)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性質。
第三條?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統一領導。堅持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統一協調,調動各方面力量,上下聯動、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指導、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二)及時發現。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街道(場)要加強對非法集資活動的監測、預警工作,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從源頭上防止非法集資活動的蔓延。
(三)依法查處。各成員單位應按照職責分工和工作權限,做好非法集資活動的受理、調查、認定及善后處置工作,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依法處置。
(四)協作配合。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及各成員單位在處置非法集資工作中,要加強溝通、密切配合、互通信息、資源共享,形成處置合力。
(五)積極穩妥。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及各成員單位應積極穩妥地處置非法集資活動,做好群體性事件的預防和處置,維護社會穩定。
第二章?工作職責
第四條?區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職責
(一)根據區政府統一部署,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處置非法集資的方針政策,領導全區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二)研究制定全區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確定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機制和工作程序,研究決定重大案件的處置工作。
(三)督促和指導各成員單位開展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
(四)辦理處置非法集資的其他工作。
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要工作是負責聯絡協調等日常事務,不代替專案組。
第五條?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區金融辦:承擔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區公安分局:受理非法集資案件的舉報,及時依法立案偵查,依法查詢、凍結、扣押和處置涉案資產,最大限度挽回經濟損失、保護群眾利益,參與非法集資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協助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
區檢察院、區法院:負責非法集資犯罪案件的起訴、審判、執行等工作。
區委宣傳部:負責處置非法集資活動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工作。
區委政法委:指導和協調非法集資案件的善后查處、維穩工作;將打擊非法集資工作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的考核內容。
區信訪局:負責接待處理因非法集資引起的來信來訪,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教育疏導工作。
區財政局: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打擊非法集資的宣傳和查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職責范圍內,受理社會公眾的投訴舉報,依法認定非法集資活動的性質,并進行查處。在對投資咨詢、非融資性擔保、農村經濟信息專業合作社、金融信息服務等無前置審批類中介機構審批時,應征求屬地街道(場)和行業主管部門意見,慎重審批。
區法制辦:負責對涉及非法集資處置的相關政策文件進行合法性審查,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咨詢。
區人行:負責職責范圍內非法集資案件的監測、受理、調查、認定和處置;協助有關單位開展非法集資活動的查處工作。
區委農工委:負責農民資金專業合作社非法集資的監測、受理、調查和行業行政認定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業非法集資案件的查處和善后工作。
各行業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業內非法集資的監測、受理、調查和行業行政認定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本行業非法集資案件的查處和善后工作。
各街道(場):負責轄區范圍內非法集資的監測、預警、宣傳和維穩工作,發現非法集資苗頭及時向行業主管部門報告,配合區相關職能部門做好處置及善后工作。
第三章?監測預警
第六條?監測預警實行屬地負責制,由所在街道(場)主導,行業主管部門配合,做好本轄區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監測預警工作。在發現非法集資苗頭后,及時形成書面報告,蓋章后報行業牽頭主管部門。
第七條?各行業主管部門應建立處置非法集資的監測預警制度,負責通過接受屬地街道(場)舉報、個人舉報、新聞監督、日常監管等方式,監測預警本行業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各類信息。
第八條?行業主管部門應建立信息采集登記制度,對各類涉嫌非法集資活動信息進行搜集整理。
(一)重視單位或個人對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舉報,向社會公眾公開舉報電話、信箱、地址等舉報方式和渠道,認真受理來信、來訪、來電,及時做好登記等工作。
(二)建立審讀制度,定期不定期對報刊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公共媒體發布的廣告、宣傳等經濟活動信息進行監測、跟蹤和分析,從中發現、識別和判斷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的信息和線索,根據需要及時通報新聞單位進行正確輿論引導。
(三)在行業履職過程中發現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線索的,應做好工作記錄,收集和保全相關證據。
(四)認真處理上級機關、區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相關單位或異地政府通報的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線索。
第九條?公安機關直接按規定程序處理單位或個人反映的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線索,根據實際及時向有關行業主管部門通報情況。
第四章?案件受理
第十條?案件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受理。
第十一條?行業主管部門應建立健全涉嫌非法集資案件受理登記制度,確定部門及人員負責案件的受理工作,區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一)對不屬于非法集資性質的舉報線索,由行業主管部門作出終結受理結論,并向舉報人回復。
(二)對管理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活動線索,由行業主管部門在職權范圍內受理。
(三)對案情復雜或超出部門管理權限的,由行業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和處置建議報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
(四)對涉嫌犯罪的案件線索,行業主管部門直接移送公安機關,并報檢察機關備案。
第十二條?行業主管部門發現線索或接到舉(通)報后,一般應在五個工作日內完成受理工作。
第五章?調查取證
第十三條?案件調查取證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公安、工商、稅務、人行等部門配合,及時組織開展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調查取證。
第十四條?對案情單一、主管部門職責明確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行業主管部門應在職權范圍內開展調查工作。
第十五條?對案情復雜、涉及面廣、調查難度大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由行業牽頭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聯合牽頭成立聯合調查組,報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后,開展聯合調查取證。
第十六條?聯合調查取證工作可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成立調查組。調查組主要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
(二)制定調查方案。調查方案包括調查方式、調查內容、調查重點和人員安排等。
(三)實施調查取證。調查組應做好涉案單位或個人涉嫌非法集資證據資料的收集、保全工作,對可能滅失或以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依法先行登記保存。收集的證據主要包括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現場筆錄等。
(四)撰寫調查報告。調查結束后,調查組應形成調查報告并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向區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報告。對涉嫌犯罪的,將有關調查材料、案卷等資料及時移送公安機關,并報檢察機關備案。
第十七條?調查取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涉嫌單位或個人基本情況。
(二)集資方式、數額、范圍和人數。
(三)經營方式、經營范圍、合同兌付、納稅情況。
(四)高管人員及家庭成員構成、主要社會關系。
(五)涉嫌單位或個人的資金運作情況。
(六)涉嫌單位或個人的主要關聯企業情況。
(七)其他違法違規問題等。
調查中對涉嫌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盈利水平、市場發展前景進行分析評價,為定性處置工作提供參考。
第十八條?調查取證工作一般應在二十個工作日內完成。如案情復雜,報區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同意后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延長調查時間。
第六章?性質認定
第十九條?非法集資案件性質認定不是法定和必須的非法集資處置工作前置條件。
第二十條?對于法律規定明確、性質無爭議的非法集資案件,公安、司法機關可依職權直接認定和處理。公安、司法機關認為需要行業主管部門出具行政認定意見的,相關行業牽頭主管部門應根據證據材料作出是否符合行業技術標準的行政認定意見。行業牽頭主管部門可依據調查情況和有關規定,對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直接作出性質認定。
第二十一條?對區內認定困難需要上級銀監部門支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以區政府辦名義行文后由區人行負責轉報;對需要上級證監、保監部門支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以區政府辦名義行文后由區金融辦負責轉報。
第二十二條?性質認定意見一般應在調查報告完成后一周內作出。
第七章?立案偵查
第二十三條?立案偵查由公安機關主辦,行業主管部門配合。
第二十四條?公安機關根據舉報、報案或行業主管部門移送的涉嫌非法集資案件線索,對符合立案條件的,依法立案偵查,并向區政府報告。
第二十五條?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需相關主管部門配合的,相關部門應主動配合。
第二十六條?公安機關立案后,應按相關規定做好兩法銜接工作。
第二十七條?公安機關在偵查重大案件過程中認為需檢察院、法院提供業務支持的,可直接或通過區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進行協調。
第八章?處置善后
第二十八條?區委政法委領導協調非法集資案件的善后處置、維穩工作。
綜合上面的介紹,非法集資是違法犯罪行為,有相應的處置措施。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處置非法集資操作流程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雙倍工資輸了怎么辦
2021-01-16傷殘評定人有哪些義務和權利呢
2021-03-13中止探視權起訴狀的內容
2020-12-13喪失勞動能力的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0-11-1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期限
2020-11-20職業病觀察期間是否還有工資
2021-02-18治安拘留會記入戶籍嗎
2021-03-11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哪些情形可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3-10單位未支付競業補償金如何處罰
2021-01-18實習期工資與轉正工資的關系是什么
2021-01-07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合法嗎
2021-02-04人事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
2020-12-27延長假期加班企業如何發放加班費
2021-01-08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飛機延誤一小時賠償嗎
2021-02-21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