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合法和無效的合同。另外,一般來說,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方式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以欺詐、脅迫的方式訂立合同,不構成無效,同時必須符合“損害國家利益”的條件。所謂“國家利益”不是國有企業的利益,而應解釋為受刑法、行政法等公法保護的利益。具體判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否有效,看預付款條款是否損害國家利益。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合同效力的確定,取決于雙方訂立合同主觀上是否出于惡意,客觀上是否違背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F實中,施工單位與施工單位串通,采用“巨額墊款”、簽訂合同后退貨等手段,惡意排擠競爭對手,規避投標,存在共同過錯,這是“惡意”,可以認定合同無效。三。以合法的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即目的因非法而無效。在實踐中,一般的“預付款合同”由于缺乏“非法目的”的主要構成要件,不能視為包含了企業間借貸的性質。以開發商為例,建設單位從事工程建設,獲取建設利潤是合法的。如果存在“提前還貸條件”,且利潤高于從開發商開發利潤中提取的正常貸款利息,則構成“非法貸款目的”,可視為無效合同。也就是說,具體問題必須詳細分析。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不得侵犯公共利益,是對法律、行政法規要求的補充。據此認為,法律、行政法規未作具體規定的合同不具有效力,不宜認定為有效合同,不宜作為社會干預和限制合同自由的法律武器。如果建設單位墊付的大量款項確實造成拖欠農民工工資,造成社會不穩定,擾亂建筑市場,即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即使沒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也可以認定合同無效。但我們不能都認為拖欠農民工工資是“墊付”造成的,因此需要具體案例分析。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實質上,合同行為和合同內容大多是當事人的私事,合同法以當事人意思自治為原則。但在損害國家利益、社會秩序和市場交易的情況下,通常采用強制性規定排除當事人的自覺自治。判決依據應當以簽訂合同時的法律、行政法規為依據。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29注冊和使用的域名不得含有哪些內容
2021-02-18開發商抵押給銀行的房產能賣嗎
2021-02-19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地役權是否適用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20-11-19集資房屬于什么房產性質
2020-12-31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
2020-11-12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防范誤導新對策
2020-12-19保險合同沒簽字生效嗎
2021-01-01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什么是法定代理人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怎么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