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股東在企業中的權利是什么。盡管每一位股東都有權參加股東大會并行使表決權,無論其出資額和股權比例如何。但是,股東大會的召集權集中在董事長手中,董事長往往是大股東的代表,這意味著發言權實際上掌握在大股東手中。為了防止股東大會流于形式,導致中小股東知情權和參與決策權的喪失,公司法從保護中小股東利益出發,賦予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在特定情況下提議召開股東大會的權利,使權利達到適當的平衡,小股東可以根據上述規定充分保護其參與討論的公司決策權外遇。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構。《公司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第九十九條對股東會及其職權作了明確規定。公司最重要的事項由股東大會決定。表決權方面,《公司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是按照出資比例(股份比例)行使表決權,但公司章程特別規定的有限公司除外。因此,特別是有限公司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靈活約定表決權的比例,實現投資權與經營權的適當分離。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彌補虧損提取公積金后,剩余稅后利潤由有限責任公司原則上按實繳出資比例分配,除股東同意不按出資比例分配外,股份有限公司原則上按股東所持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所持股份的比例分配股份的除外。因此,公司股東可以在分紅計算的基礎上靈活約定,更好地反映投資和經營的貢獻。根據《公司法》的相關規定,一般情況下,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在沒有禁止等限制的情況下可以自由轉讓,但有限責任公司的股份轉讓有很多限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份的方式基本上有三種:一是向公司其他股東轉讓股份;二是向股東以外的第三人轉讓股份;三是在一定情況下要求公司回購股東所持股份。與內部股東之間的股權轉讓相比,股東向股東以外的第三方轉讓股權受到一定的限制。《公司法》第七十一條規定,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其他股東在同等情況下有優先購買權。但上述規定也明確規定“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因此,股權轉讓的方式可以簡單理解為自由協議優先。這種靈活的規制方式特別適合于具有人與人合作性質的有限公司。由于投資者希望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通常會為股權轉讓設置各種條件甚至障礙。《公司法》賦予投資者約定優先權,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對于公司收購股東權益,限制最為嚴格,因為公司收購股東權益會導致公司注冊資本的減少。因此,《公司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只有在三種情況下,對股東大會決議投反對票的股東才能要求公司回購其股權:(一)公司連續五年未向股東支付利潤分配補償金,公司連續五年盈利,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利潤分配條件;(二)合并、分立或者轉讓公司主要財產;(3) 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公司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時,股東會通過決議修改公司章程,使公司存續。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增資時,股東有權按照實收資本的比例認購,但全體股東同意不按照出資比例認購的除外。之所以存在除外責任,主要是考慮到有限責任公司的人情合作特點,允許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通過協議分別安排其優先購買權。但在股份有限公司中,《公司法》沒有規定股東對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時享有優先購買權,充分體現了合資企業的特點。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公司辦理清算手續的,在分別支付清算費用、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和法定賠償金,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公司債務后,公司剩余財產按照股東在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資比例分配,股份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這種分配比例不同于表決權和分紅權。按出資比例或股份比例強制執行,不能由股東自由約定。根據《公司法》第三十三條的規定,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決議、監事會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帳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要求,說明查閱目的。公司有合理理由認為股東查閱會計帳簿的目的不正當,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明理由書面請求。公司拒絕檢查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檢查。依照第一百六十五條的規定,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內向股東提交財務會計報告。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股東大會年度會議召開二十日前提交公司股東查閱。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必須公布財務會計報告。因此,《公司法》對股東知情權的規定較為詳細,但仍存在漏洞。突出的問題是如何平衡股東知情權與公司經營權之間的矛盾。
一方面,如果公司有合理理由認為股東有不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的合法利益,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但在司法實踐中,如何準確把握該條款以及如何分配相關舉證責任是一個難題。另一方面,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時,能否委托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審核范圍是否包括原始文件?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很明顯,光憑股東自身的知識和實力還不能完全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知情權是空談;如果公司必須按股東要求提供全部原始文件,并配合股東委托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勢必導致公司相關財務狀況在一定范圍內披露,甚至導致商業秘密泄露。因此,股東如何行使知情權,知情權的具體行使方向是什么,需要相關法律或司法解釋予以規范和明確。根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房申請程序是什么
2020-11-14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沒續簽合同能賠償雙倍工資嗎
2020-12-23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炒股開戶注意事項
2021-01-06借款糾紛可否執行股權
2021-03-17申請回避必須暫停審理嗎
2021-01-31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該怎樣辦理婚前財產公證
2021-02-01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中介格式合同有什么陷阱
2021-03-25空白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2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論保險合同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