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1月,我國頒布了《技術合同法》。本法首次涉及非專利技術的保護。1989年《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非專利技術包括:未申請專利的技術成果;未取得專利權的技術成果;未取得專利權的技術成果;依照專利法未取得專利權的技術成果。同時,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性文件和教科書中,技術成果、科技成果、技術秘密、保密技術等概念往往交叉出現,這似乎與商業秘密一樣。由此造成的混亂在公眾心目中并未消除。商業秘密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我國法律中。這是1991年修訂頒布的《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該法第66條將商業秘密、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并列,并指出,由于其“保密性”,不應在法庭上提出。第一百二十條規定,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提出申請的,不得公開審理。這一規定沒有界定商業秘密的概念和范圍。直到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才在《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首次對其內容進行了解釋。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商業秘密是指當事人不愿意披露的技術秘密、商業情報、信息等工業秘密和商業秘密。
1993年12月1日,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正式施行。該法首次明確保護了商業秘密,并在第十條中對商業秘密進行了界定,指出:“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可以用于經營的,權利人為其帶來經濟利益的、實用的、經政府保密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債權人。”該定義從三個方面對商業秘密進行了描述:(1)界定了商業秘密的法律特征,即不為公眾所知;能夠給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實用性;權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一是一些商業信息,如銷售方式、客戶名單、貨源渠道、投資計劃、廣告策略、管理經驗、財務賬目、價目表、競價基數等;二是技術信息,如生產工藝、產品配方、設計圖紙、模型、實際操作技能、經驗等,實驗數據、研究報告等。(3)明確商業秘密與國家秘密的區別。國家秘密的定義是:“涉及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項,依照法定程序確定,在一定時期內只為一定范圍的人所知。”比較這兩種定義,可以看出其權利主體、確定程序、法律特征和客體傷害的程度是不同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庭外調解流程有哪些
2021-02-12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離婚調解收取財產分割費嗎
2020-11-10人身安全保護令是由哪一個部門負責發出的
2020-11-22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左拐車和直行車相撞怎么處罰
2021-03-24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試用期的長短有什么限制
2020-11-21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賠償金和經濟補償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0-12-14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對舉證責任(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
2021-03-01人身意外險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0-11-13如何完善再保險合同
2021-02-2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不如實告知不賠 保險理賠可拒賠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