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工傷認定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申請工傷鑒定的法律主體: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申請工傷鑒定的法律主體包括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而工會組織
工傷保險關于申請工傷認定主體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工傷保險保護受傷職工權益的宗旨,從各個方面保障職工權益的實現。這也是工傷保險充分承擔社會責任宗旨的體現。工傷認定時間: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和《工傷認定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鑒定,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工傷鑒定申請期限應當暫停或者中斷,申請期限可以延長:
工傷鑒定申請期限不是排除期,應當暫停或者中斷。2005年2月1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國發〔2005〕39號文《關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工傷認定申請時限請示的復函》中指出,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誤,應當扣除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工傷保險條例》之所以規定了法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期限,是為了促進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及時行使職權,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工傷人員的利益。因此,工傷認定部門應當調查核實申請人是否有特殊情況,審查逾期申請的理由是否合理,決定是否同意延長申請期限,為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但在實際工作中,當工傷人員逾期提交工傷認定申請時,總社會保障部門不作任何調查,即:,以超過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決定。因此,為了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工傷發生后,受傷人員應盡快申請工傷鑒定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相關內容。可以中斷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發生工傷的,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者個人也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咨詢一下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合理嗎
2021-03-19交通肇事罪取保候審的條件和程序
2020-11-26怎樣寫刑事判決書
2021-02-02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防范利用互聯網支付洗錢的建議
2021-02-13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交通事故索賠需提供哪些證據
2020-12-19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房產抵押程序
2020-12-26肺炎疫情期間辭退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05天津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 申請獎勵程序
2021-02-05自助寄存柜中丟包,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29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交通肇事逃逸的保險公司怎么理賠
2021-02-01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交強險保額怎么計算
2021-02-17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