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著作權可以轉讓,轉讓時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著作權轉讓是2001年我國著作權法修訂時增加的一項新內容,使我國著作權法更好地與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相銜接,同時也滿足了實踐中著作權轉讓的需要,著作權的轉讓就是作品著作權所有權的轉讓,因此受讓人成為新的著作權人。轉讓后,有權使用、收益和處分作品的著作權。此時,轉讓人(原著作權人)不僅可以限制受讓人(新著作權人),還可以受到受讓人的限制,受讓人一般可以限制包括轉讓人在內的所有人,著作權可以轉讓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都明確規定著作權可以轉讓。例如,法國《知識產權法》第131-4條規定:“作者的著作權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而只有第122-7條規定,表演權和復制權可以有償或者無償轉讓。言下之意,其他著作權財產權不能轉讓,只能由著作權人許可。另一個例子是日本著作權法第61條第一款規定“可以轉讓全部或部分著作權”,突尼斯《著作權示范法》第17條規定,著作權可以部分轉讓,但如果全部轉讓,一般認為無效,除非轉讓給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只有德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不得轉讓,《著作權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著作權在遺產的執行或者遺產的分配中可以轉讓給共同繼承人,否則不能轉讓。”《著作權法》第三十一條還規定:“作者可以授予他人單獨或者全部使用作品的權利(用益權)。”。用益權可以作為非排他性權利或排他性權利授予。”即著作權不能轉讓,但著作權人可以簽發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著作權可以轉讓,轉讓時應當簽訂書面合同。著作權轉讓是2001年我國著作權法修訂時增加的一項新內容,它使我國著作權法更好地與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相銜接,也適應了著作權轉讓實踐的需要,著作權轉讓的權利范圍包括人身權和財產權,其中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產權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拍攝權、改編權、翻譯權,著作權人應當享有的編輯權和其他權利
人身權能否成為著作權轉讓的客體?我們認為,著作權轉讓的范圍只能限于財產權。理由如下:首先,著作權人身權是以作者創作作品的行為為基礎的。世界上沒有兩部完全相同的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反映了作者不同的思想和個性。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憲法保護。擅自發表他人作品,將他人作品署名,擅自發表他人作品,擅自修改、歪曲他人作品的行為,侵犯他人人格尊嚴的;其次,如果人身權成為著作權轉讓的對象,就會產生大量的作品,那么高水平作者的簽名就可能被商業化,最終的結果就是大量的劣質作品和作者的聲譽。這種混亂的局面無疑會引發一系列的法律和社會問題。綜上所述,人身權不應成為著作權轉讓的客體,著作權的轉讓只能限于著作權的財產權,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都明確規定著作權人身權不可轉讓。例如,英國著作權法第九十四條規定“第四章賦予的權利(精神權利)不得轉讓”;《日本著作權法》第五十九條規定“署名權屬于作者本人,不得轉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1957年《文藝權利法》規定:“人身權利是終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五條明確規定:“轉讓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應當訂立書面合同。”雖然我國著作權法沒有明確規定:著作權人身權不可轉讓,著作權人身權排除在著作權轉讓范圍之外是不言而喻的,因為它明確規定著作權轉讓的范圍僅限于著作權的財產權,無形著作權的轉讓與作品的有形載體是相互獨立的。無形著作權的轉讓并不意味著作品有形載體的轉讓。同樣,作品有形載體的轉讓并不意味著作品無形著作權的轉讓。這是知識產權與物權的根本區別之一,世界各國的著作權立法《美國著作權法》第202條規定:“著作權或者著作權的任何專有權的所有權不同于著作權的所有權任何體現作品的物體。任何客體所有權的轉讓,包括作品的第一次錄音復制或錄音,其本身并不意味著該客體所體現的受版權作品的任何權利的轉讓;在沒有協議的情況下,著作權所有權或者著作權專有權的轉讓,并不意味著任何客體的財產權的轉讓法國《知識產權法》第11-3條規定:“第11-1條規定的無形財產所有權獨立于特定貨物的所有權。特定物品的購買者不因購買而享有本法典規定的任何權利。”匈牙利著作權法第28條也有同樣的規定,因為無形著作權的轉讓和作品有形載體的轉讓是相互獨立的,無形著作權和有形載體很可能會分為兩種,有時兩種所有權會發生沖突。如藝術品轉讓后,無形著作權屬于著作權人,有形載體屬于原所有人(買受人)。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如復制、展覽等)時,原著作權人(買受人)不得合作,原著作權人(買受人)欲行使著作權,著作權人不愿同意。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通過立法來解決這些沖突。例如,摩納哥《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除合同另有約定外,肖像相關作品的載體轉讓時,著作權也將轉讓。另一個例子是多米尼加版權法第51條,該條規定肖像、雕像和照相機主體有權禁止展出其肖像或以其他商業方式展出其肖像。未經許可,肖像作品由作者或者他人展出的,視為侵權行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十八條規定:“美術作品和其他作品的原作品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原作的展覽權由原作所有人享有“綜上所述,創作者著作權的使用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隨意侵犯他人的著作權。同時,著作權的轉讓只能在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當然,在版權轉讓之前,雙方應起草一份正式的轉讓協議,以保護雙方在法律意義上的權益軟件著作權轉讓
如何申請著作權,有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期內辭退職工違法嗎
2021-01-27征地補償標準不公布,我們可以在哪里查看
2020-12-28派出所能隨便抓黨員嗎
2021-01-04社交軟件上散播他人隱私如何處理
2021-01-29眾籌操作過程中的障礙
2021-01-08新交規酒駕如何處罰
2020-12-20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遇到效力待定合同時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1-03-04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女兒和孫子誰的繼承權大
2021-02-24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行政許可的申請與受理
2021-01-09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旅游保險法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0-11-30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個人意外保險最多理賠多少
2020-12-21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