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是指在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實、明辨是非、明確責任的基礎上,對單位與職工之間的勞動爭議進行民主協商的方式,根據國家勞動法律法規、單位規章制度和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促進相互理解和諒解,達成協議,消除糾紛。雇主調解勞動爭議應遵循以下程序。調解程序
根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與工作規則》第三章關于調解程序的規定,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按照以下步驟進行:申請,受理與調解:
1.當事人的適用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與工作規則第14條規定,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30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向調解委員會申請并填寫《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勞動爭議調解與仲裁法》第12條規定,當事人可以書面或口頭方式申請勞動爭議調解。口頭申請的,調解機構應當當場記錄申請人的基本情況、爭議事項、申請調解的理由和時間
2.調解委員會受理
3.調解勞動爭議時,調解委員會進行調解
,雙方當事人應當充分聽取事實和理由的陳述,耐心等待,幫助達成協議
4.訂立調解協議
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訂立調解協議。調解協議由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蓋章,經調解人簽字并加蓋調解機構印章后生效。調解不成的解決辦法
在實踐中,并非所有勞動爭議都能通過調解解決。調解委員會如何處理不成功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不成的情況有兩種:
第一種情況是,第二種情況下,當事人未通過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未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完成調解的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和工作規則第18條規定:“調解委員會對勞動爭議的調解,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30日內完成;逾期不調解的,視為調解不成。”
同時,2008年5月1日實施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14條第3款規定:“勞動爭議調解機構收到調解申請之日起15日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雙方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仲裁。“這里,兩部法律在調解的法定期限上存在沖突,我們應該選擇哪一部法律來進行調解
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規則是由勞動部制定的部門規則,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根據法律效力大于部門規章效力的原則,我們選擇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即法律規定的調解法定期限為15天。即調解委員會對勞動爭議的調解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15日內完成;逾期未完成調解的,視為調解失敗
如果您的情況復雜,本網站還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提前解除合同賠償多少
2020-11-08執行前保全需要提供擔保嗎
2021-01-16行政處罰辦結后多長時間立卷
2020-12-1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雇傭童工發生事故雇主應負的責任有哪些
2021-02-03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民事訴訟中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16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精神病人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1-22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產品責任險條款(涉外)
2021-02-14航空飛機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1-01-05汽車車身險保險金額的如何確定
2021-01-19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