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勞動部門工作制度建設,加強行政監管
加強勞動力市場監管,建立健全流動人口登記制度,失業登記和就業登記,及時掌握勞動力市場情況;要建立工資監督制度,最大限度地落實最低工資保障制度,特別要加強對重點行業和企業的監督檢查。例如,針對當前建筑業容易拖欠工資的情況,建議建立工資保障制度,要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工資保障;;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農民工社會保障權益,促進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強勞動監察隊伍建設等
(三)完善勞動爭議調解機制
1.進一步建立健全勞動爭議預防調解機制,切實化解矛盾,盡快化解糾紛。一是強化基層企業依法規范勞動爭議的組織和職能。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組織的作用。第二,要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的作用,加強調解。針對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力度較大,非公有制企業主要分布在基層的情況,要充分發揮基層政府和勞動部門的調解作用,推廣已有的成功經驗,建立區域性的,獨立于非公有制企業集中的開發區、工業園區、勞動爭議集中的鄉鎮政府企業,與城市街道和社區一樣,行業多層次勞動爭議調解組織使絕大多數勞動爭議能夠通過調解解決,并在基層化解矛盾。三是加強三方協商機制的建設和創新,強化各級三方協商機制在預防和調解勞動爭議中的作用。例如,在三方協商會議制度下,一個專門的工作組織或專門委員會,涉及調整勞動關系,包括預防和調解集體勞動爭議,專門從事勞動關系調解和糾紛預防與解決的機構
2.建立公平高效的法律解決方案。改革現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框架,實行審判分軌法律制度,實行“或審判或審判,自愿選擇”。在經濟發達、勞動爭議較多的地方,嘗試建立勞動爭議案件簡易程序,加快案件處理速度。加強仲裁機構建設,提高仲裁員素質。設立專門的勞動法院或勞動法庭,直接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提高訴訟效率,節約司法資源
3.建立解決勞動爭議的協調銜接機制。司法部門應加強與調解、仲裁機構等組織的協調與溝通,建立有效的聯系機制。例如,法院應加強與勞動爭議仲裁部門的合作,建立部分裁決的預執行制度,優先考慮因拖欠工資而申請執行的裁決。同時,司法機關還應積極配合勞動保障、工商行政管理、工會等部門,加強對拖欠工資案件的處理,依法查處非法經營和非法用工企業。聯合開展執法檢查,及時清理拖欠工資問題。對一些故意拖欠工資并企圖逃避的企業,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通過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公正高效地處理勞動爭議,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扣工資最多不能超過多少
2020-11-13按揭房轉讓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9安全施工的強制性標準是什么
2021-03-19雙倍退回定金合同還需要履行嗎
2020-12-20股權質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09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汽車保險每年都交嗎?車險到期不買后果會怎樣
2020-12-30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免賠額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14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保險受益權的法律性質
2020-12-12保險條款是否是“霸王條款”
2020-12-24意外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1-11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