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問題提出
案例一:甲方與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表明甲方的工作地點在上海。隨后,B公司發出遷往北京的通知,要求上海員工調到北京。甲方在收到通知后明確表示不能在北京工作,公司遷往北京的決定改變了合同約定。在雙方未能就此事達成一致后,B公司終止了與甲方的勞動合同,但未向甲方全額支付經濟補償金。勞動仲裁后,一審和二審法院認為,B公司的搬遷應視為情況的改變。根據法律規定,B公司可以終止與甲方的勞動合同,但需要支付其經濟補償金案例二:C公司與d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規定,丙方的工作地點在上海市區。由于亞運會出口任務的需要,咸定公司決定安排C在青浦工作,并為他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C不同意,丁公司最終決定終止他的違紀行為,理由是C不服從工作安排。C向法院提出上訴。勞動仲裁后,一、二審法院認為,D公司工作場所變更為C公司是在特定情況下的臨時調整,屬于公司正常經營管理行為。因此,作為一名雇員,C首先應該服從雇主的合理工作安排,因為C最終未能服從,因此,D公司對C做出終止勞動合同的決定并非不當。對比上述兩個案例的判決結果,筆者發現,在案例1中,法律不要求工人服從雇主的工作安排,但首先讓雙方協商工作場所的變更。協商不成后,用人單位方可解除勞動合同,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案例2中,法律要求工人服從雇主的工作安排。不服從的,用人單位可以以勞動者違紀為由解除勞動合同。同樣,雇主改變了工人的工作地點。為什么適用于這兩個案件的法律依據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工作場所是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之一。工人和雇主簽訂勞動合同時,雙方應就具體工作場所達成一致。工作場所是工人從事工作和生產的場所。所謂工作場所變更,是指勞動者提供勞動的場所發生變化。具體而言,工人實際工作的地點與簽訂勞動合同時商定的地點不一致。根據用人單位變更勞動者工作場所是否影響勞動者權利義務的實質性變化,筆者認為,工作場所的變更可分為兩類:工作場所的重大變更和工作場所的臨時變更。所謂工作場所的重大變更,是指工作場所的變更使勞動合同當事人的法律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從原始合同[1]中找不到約定的依據。例如,在案例1中,a公司和B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地點是上海。現在B公司要求a公司在北京工作,以便企業搬遷。由于甲方的工作地點與勞動合同約定的地點不一致,由行政區域轉移到行政區域以外,企業的搬遷往往是穩定和長期的,如果甲方在北京工作,工人的權利和義務將發生重大變化。因此,上述情況構成工作場所的重大變更
所謂工作場所臨時變更,是指根據生產管理的需要,對用人單位工作場所進行的臨時變更,此項轉移僅在一定期限內有效。例如,在案例2中,C公司和D公司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作地點是上海市中心。由于亞運會出口任務的需要,D公司決定暫時安排C公司在青浦工作。由于D公司為丙方提供了必要的工作條件,且工作場所的變更是臨時性的,丙方在青浦的工作不會對其權利和義務造成實質性變化。因此,上述情況構成了工作場所的暫時變更
III.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工作場所變更下的就業支配權與自由擇業權之間的博弈
,雇主工作場所的變更通常被視為其就業自主權的體現。所謂就業權,是指企業依法聘用和解聘員工的權利[2]。主要包括:(1)企業可根據自身生產需要和行業特點,通過考試、公開招聘等方式招聘新員工;2) 企業根據實際需要,可以從其他單位和地區聘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3) 企業可以辭退違反法律和企業規章的員工。(四)企業可以對員工給予適當的獎勵和必要的處罰。法律賦予用人單位自主就業的權利,目的是使用人單位能夠根據自身生產經營特點,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合適的員工為其服務,最終實現整個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勞動者對雇主具有個人依戀的屬性,雇主在勞動關系存在過程中往往處于主導地位。具體而言,雇主在制定規章制度、安排工人的工作、工作場所、評估工人的工作表現、懲罰工人等方面的權力更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不肯補償員工怎么辦
2020-11-20企業破產內退職工的補償金如何計算
2020-12-29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偽造銀行對賬單怎么量刑
2021-02-03離婚調解無效何時判
2020-12-12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集資房和公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2-27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意外險國家規定最高賠付多少
2021-01-01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
2020-12-18受害方能否直接向保險公司申請賠款
2021-01-1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新保險法增加哪些規定
2021-01-05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