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糾紛調解的方式有哪些
自從《勞動法》實施以來,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一直居高不下,不僅基數大、密度高,而且出現了一些復雜勞動關系的群體性案件,勞資糾紛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把勞動爭議處理工作納入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之中,減少以裁決或訴訟的方式了結勞資糾紛,有利于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勞資對立,緩解勞資矛盾,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勞動爭議調解是指在企業與員工之間,由于社會保險、薪資、福利待遇、勞動關系等發生爭議時,由第三方(例如專業性的人才機構、爭議調解中心等)進行的和解性咨詢,通過勞動爭議調解達到法律咨詢、和解方式等的說明。
在我國,勞動糾紛調解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二是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先行調解;三是法院在訴訟過程中調解。前兩種形式均為訴訟外調解;是由特定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作為第三方主持調解;應堅持雙方自愿、合法原則等。
二、勞動爭議調解有法律效力嗎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依照《企業勞動爭議條例》有關規定,應當在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進行。在此期間當事人拒絕調解或者未達成調解協議的,調解委員會應當向當事人宣布調解不成,告知其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在此期間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經調解委員會調解自愿達成解決爭議的協議時,就產生了調解的效力問題。
《勞動法》規定:勞動爭議經調解達成協議的,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因此,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下當事人雙方達成的調解協議,在效力上具有兩方面的內容:首先,調解協議是當事人自愿達成的。具有一定的約束力,當事人不應擅自變更或解除,而應自覺、主動地遵守、履行。其次,協議是自愿達成的,是由群眾性的調解機構主持下進行的,故達成的協議應由當事人自覺履行,而不能強制執行。簡言之,調解協議不具有強制執行的法律效力,而當事人有義務自覺履行。
我國勞動法對勞動爭議做出明確規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有三種方式,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仲裁委員會的調解,以及法院訴訟調解。無論哪種調解,建議大家都要積集收集證據,為自己維權。歡迎大家來律霸網咨詢法律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私下協議書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30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交通事故老人贍養費有多少
2021-01-26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需要提交申請書嗎
2021-03-12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勞動合同不合法服務期限還有效嗎
2021-01-30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技術服務外包勞務合同
2020-11-28該保險合同是即時生效還是附期限生效
2021-02-16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保險受益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0-12-14建筑施工企業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2-19違建的房屋罰款之后就是合法的了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