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律對試用期有哪些強制性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兩個月;固定期限在三年以上的勞動合同或者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如果勞動合同期限為完成某項任務或勞動合同期限少于三個月,同一雇主和同一工人只能約定一個試用期
,試用期不予約定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只規定試用期的,不設試用期,試用期為勞動合同期限的
第二十條勞動者在試用期內的工資不得低于本單位同一崗位的最低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不得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最低工資標準。第二十一條試用期內,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第三十七條勞動者可以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可以在試用期內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I)如果你換了一個職位,例如從銷售部換成營銷總監,即使你在同一個單位工作很長時間,它也定義了試用期的適用主體,你還應該重新規定試用期。有時,雇主總是試圖設定試用期,以逃避勞動法義務,如經濟補償和法律解除的限制。一些勞動者在續簽勞動合同時,雖然工作發生了變化,但用人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對勞動者的精神狀態、個人素質和工作能力進行了調查,因此不應設定試用期。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勞動合同法》第19條沒有規定試用期的適用主體,但第19條第2款規定,同一雇主和同一工人只能約定一個試用期。從這個角度來看,試用期只適用于在同一單位招聘的新員工,即首次或再次就業的員工。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無論是轉崗、變更勞動合同還是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得再次約定試用期(二)試用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有關:具體如下:
勞動合同期限
1.如果期限是完成某項工作任務或
勞動合同期限少于3個月,試用期不得約定為2個月,3個月-不超過1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1個月。超過1年但不超過3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2個月,超過4個月的試用期不得超過6個月,3年,無固定期限
如果雇主違反上述規定,且約定的試用期超過法定期限,用人單位必須按照正式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屆滿時支付的工資標準向員工支付試用期部分的報酬。明確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用人單位不得將試用期合同與勞動合同分開。勞動合同只約定試用期的,不設定試用期,試用期為勞動合同期限。由此可見,試用期只是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一項條款。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合同。它不能與勞動合同分開存在。也就是說,從雇傭之日起,雇主應與雇員簽訂勞動合同,試用期只是勞動合同中的一個特殊階段。第四,明確工人在試用期內的權利。1.要求支付工資的權利。試用期內,用人單位必須給予勞動者同一崗位、同一工種的最低工資或者正式就業后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80%,不低于當地最低基本工資
2.加班者仍享受加班待遇
3.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5。改善了用人單位終止試用期權利的行使條件
過去的實踐中存在一個誤區,即用人單位可以在試用期內簡單地說不符合錄用條件就終止合同,根本不需要說明理由。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勞動合同法》對此做出了更加明確的規定,“用人單位在試用期內解除勞動合同,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即用人單位必須對解除勞動合同的理由承擔舉證責任。但是,對于工人來說,基于非強制性勞動,在試用期內,工人可以無理由終止勞動合同,只需提前3天通知單位
試用期是雇主和工人之間相互理解的一段時間。雇主調查工人的身體狀況和工作態度,工人感覺是否對工作單位有熱情,是否有持續的動力。如果在試用期內發生任何爭議,您可以到luba.com找律師為您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養子女對生父長時間扶養有繼承權嗎
2020-11-28股東的直接訴訟與派生訴訟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10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離婚后女方贍養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6當一方堅決不離婚時,法院怎么判定是否離婚離婚
2020-12-16工傷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1-01-26用人單位使用勞務人員有哪些規定
2021-03-17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如何簽訂保險合同,怎么看懂保險合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的主體客體以及內容是什么
2021-03-08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車主少交鑰匙 保險公司少賠損失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