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最惠國條款在國際投資協議中十分流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盛行,普惠制和WTO相繼出現。最惠國條款克服了自身的缺陷,在實施過程中遵循了一系列原則。但是,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要求,最惠國待遇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以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促進全球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因此,自1985年“經濟全球化”一詞提出以來,最惠國條款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完善,近年來成為影響和主導世界經濟的新規則,經濟全球化已逐漸成為世界經濟的主流,最惠國條款對國際貿易和關稅的影響越來越明顯。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和發展,最惠國待遇逐步得到改善,為各國保護本國和地區利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時也規范了世界經濟秩序。特別是在當代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最惠國條款滿足了發達國家之間以及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貿易的需要,保護了貿易國的利益,經濟全球化與最惠國條款經濟全球化的必然趨勢“經濟全球化”是由T。1985年征稅;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公認的定義。從一般經濟意義上講,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國界,在世界范圍內自由流動,國家和地區相互融合的歷史進程。其實質是世界范圍的市場經濟。正是由于世界生產要素與市場機制的有機結合,經濟全球化才成為必然,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因為經濟全球化的主體是個人而不是國家,這些主體之間的競爭力是不均衡的。因此,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國家間財富分配不均。盡管存在這一缺陷,但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正變得越來越緊密,相互依存和相互滲透的程度正在加深。這從總體上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必然性(1)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角度,,經濟全球化的出現,是順應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本能,即"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價值",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的不斷發展,,狹窄的國內市場已不能滿足資本主義生產力迅速擴張的需要。因此,一方面,資本。。。另一方面,為了贏得整個地球作為市場,它試圖將貨物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的時間減到最少。資本越發達。。。我們越是努力拓展空間市場,花更多的時間消除空間。”[1]
(2)從國際形式看,經濟全球化得到進一步有力推動,原因如下:① 跨國公司迅速發展,成為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載體,極大地促進了生產的國際結合、國際貿易的繁榮和國際投資的迅速增加,南北資金雙向流動,成為南北合作的紐帶[2]②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經濟運行提供了便捷的傳輸方式,提供了良好的數據分析工具,加速了經濟信息的全球傳播。信息技術的進步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有力支撐。③ 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最有效的資源配置手段,已經為各國所接受,為經濟全球化掃除了制度性障礙。上述現象的出現表明,經濟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什么時候送達才有效?
2020-12-26法院強制措施如何執行
2020-11-25進行虛假出資補足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1-03-23公司錄用童工怎么賠償
2020-11-08停發的傷殘撫恤金可以補發嗎
2021-03-16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勞務工和合同工退休有什么區別
2021-01-26試用期內競業限制協議生效嗎
2021-02-27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是駕乘人員意外傷害險還是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
2020-11-28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會被撤銷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