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訴訟,或稱勞動爭議訴訟是指人民法院對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機構的裁決或決定而起訴的勞動爭議案件,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理和判決,并對當事人具有強制執行力的一種勞動爭議處理方式。
法律咨詢:
我在一家木器廠工作4年多,因為不交保險、不簽勞動合同、加班沒有加班費為由申請了勞動仲裁,在今年6月23日,勞動仲裁宣判,公司因不簽勞動合同對我現金補償1.5萬元人民幣。現在判決書還沒有下來,公司聲稱要上訴到底。請問,這種情況公司可以上訴多少次????是不是公司還可以要求重審、再審?我還要等多長時間才能拿到補償???如果公司一直的要求上訴或重審、再審,我是不是就一直拿不到補償了?
追問:請問,最長時間是多久?
律霸網律師解答:
二審終審.不可能無限上訴.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相關法律知識:
勞動仲裁訴訟的時效
仲裁時效的一般原則:按照《勞動法》規定,提起勞動仲裁的一方應在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但當事人有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當理由的可以順延。何為其他正當理由,由仲裁機構行使自由裁量權予以確定。
仲裁時效的特別原則:因為工傷提起勞動仲裁的,沒有規定時效,而是規定了申請工傷認定的時效: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工傷認定后,沒有勞動法規規定提出工傷傷殘評定的時效和提出仲裁的時效,但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在司法中認為,應在治療終結或傷殘評定后一年內提出工傷待遇仲裁,否則視為超過時效.
訴訟時效:不服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時效為15天。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勞動訴訟的相關知識,小編為您推薦:
勞動訴訟的程序
勞動爭議訴訟
勞動爭議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委員會辦了錯案怎么申訴
2021-02-16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法律如何規定溢價收購
2020-12-11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行政處罰限制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01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物流合同中仲裁條款的效力有哪些
2021-02-17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有什么積極效果
2020-12-18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國際鐵路聯運發生的貨損能直接起訴嗎
2021-01-19什么是保險公估人
2021-02-18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買車未索保險合同保險免賠后果自擔
2021-03-07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