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這里的“報告‘僅指說明,無批準的含義。”優先錄用“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一是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由于裁員是用人單位的原因造成的,勞動者沒有過錯,因此如果勞動者符合以下四個條件之一的,就不得被裁減:
(一)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二)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三)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簽了合同就有法律效應了,隨隨便便就把人裁掉了那合同不就是一張廢紙了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公司不能隨便裁員。希望通過上面的內容您能對問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股權眾籌
2020-12-20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勞務關系九級受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8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保險公司對被保險人及承運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2-10平安保險車禍理賠手續
2021-01-18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自然災害致人死亡保險公司賠償標準
2020-11-14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土地互換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6拆遷安置房有哪幾種類型
2021-03-13常州拆遷安置房賣房后收益要和政府如何分
2020-12-04房子的拆遷面積怎么計算
2021-02-20企業遇到拆遷,生產設備損耗怎么補償
2021-03-19城中村拆遷改造被拆遷戶應注意些什么
2020-12-09房屋拆遷中貨幣補償攻略
2021-01-30恩施征地可以補多少錢
2020-11-29超過協議面積的安置房咋辦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