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合同與實際情況不一致,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合同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有效
合同的有效性與雙方的實際行為無關。《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合同成立即生效,當事人可以利用合同約束對方的行為,達到交易目的。我們可以將合同從訂立到履行分為兩種行為,一種是合同行為,另一種是履行行為。這兩幕是分開的。換言之,履約不會影響合同的效力。因此,如果貸款合同的金額與實際金額不一致,合同仍然有效。合同無效的先決條件是什么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或合同條款的一部分在下列情況下可以被視為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注:當事人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一般來說,它是一個可以更改或取消的合同。只有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才是無效合同(2)惡意串通并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方利益的合同(3)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合同(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合同(5)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
(6)免除另一方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責任的合同條款
(7)一方免除責任、增加另一方責任、排除另一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此外,根據民法通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行為l依法不能獨立履行的行為是無效的民事行為。因此,主體資格的喪失也可能導致合同無效,例如:(a)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合同,法定代表人不認可的,該合同無效。但是,純利益合同和根據年齡、智力、心理健康狀況訂立的合同,不需要認可,合同無效該行為當然有效。(b)如果法定代表人不合格,而另一方有過錯,則合同無效;(c)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負責人越權訂立合同,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越權的,該合同無效。
III.最新信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于2021年1月1日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143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條件】符合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反公共秩序和良好習慣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問題的回答“如果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同是否仍然有效“。可以看出,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合同的有效性與當事人的實際行為無關。如果您需要法律幫助,歡迎您在互聯網上尋求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在什么情形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07掛名股東免責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公益組織能否是商標權主體
2021-03-16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打人致輕微傷可以立案嗎
2021-01-01租賃合同中簽訂長期如何界定
2020-11-21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被告如何申請房屋保全
2021-01-21房地產中介服務合同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3未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020-11-12人壽保險理賠時效是多長,人壽保險理賠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1-01-29訴訟財產保全責任保險初探
2021-01-25房地產保險合同有什么主要內容
2021-01-29割去雙耳 4張保單曝自演血案真相
2021-03-07投保人駕駛無證車輛身亡 保險公司拒絕賠償
2021-03-03保險公司法律責任人由誰擔任
2021-01-01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