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庭審前,書記員應依次進行以下工作:
(1)查明檢察官、當事人、,證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已到庭
(2)宣讀法庭規則
(3)請求公訴人和辯護人到庭
(4)邀請庭長和法官(人民陪審員)到庭
(5)法官就座后,向庭長報告審判前的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應當指出的是,六機關規定第三十九條明確規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規定,開庭時,審判長應當查明當事人是否在場。根據上述規定,審判長應當查明當事人是否到庭,書記員不得要求查明。因此,《最高人民法院解釋》中關于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是否出庭的上述規定違反了該規定,在法律上無效。審判長宣布開庭并傳喚被告人到庭后,應當查明被告人的下列情況:
(1)姓名、出生日期、國籍、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住所或者單位名稱、住所,訴訟代理人的姓名和職務;(二)是否受到法律處罰,處罰的種類和時間;(三)是否采取強制措施,采取強制措施的種類和時間;(四)收到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副本的日期;如果有附帶民事訴訟,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收到民事訴狀的日期。
3.主審法官宣布了案件來源、訴訟原因、附帶民事訴訟原告和被告的姓名以及是否公開審理。如果是非公開審判,應在法庭上宣布非公開審判的理由。審判長宣布了合議庭成員、書記員、檢察官、辯護人、專家和翻譯的姓名。審判長應當告知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庭審中依法享有下列訴訟權利:
(一)可以申請回避合議庭成員、書記員、檢察官、專家、翻譯人員。
(二)可以提出證據,申請通知新證人出庭、獲取新證據、重新鑒定或勘驗(3)被告人可以為自己辯護(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辯論結束后發表最后陳述。審判長詢問當事人和法定代表人是否申請回避,由誰申請回避,以及申請回避的理由。當事人、法定代表人申請回避出庭支持公訴的法官、檢察官,合議庭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依照回避的規定處理;認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當庭駁回,繼續庭審。申請回避的人當庭申請復議的,合議庭作出復議決定后,應當宣布休庭,決定是否繼續開庭。批準或者駁回申請的決定和復議決定,由審判長公告,并說明理由。必要時,庭長也可以出庭宣布
對于共同犯罪案件,所有被告應同時被傳喚到法庭。在逐一確認身份和基本信息后,應在庭審中宣布上述事項和被告人享有的權利,并詢問是否申請回避,以避免重復,節省庭審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6萬元的存款公證費多少
2020-11-12企業跨國并購有什么類型
2020-11-24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2-19房屋租賃合同不按手印生效嗎
2020-11-22雇主騷擾保姆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2-07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單位集資建房指標轉讓協議是什么
2021-02-19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2020疫情期間裁員怎么賠償
2021-03-22壽險詐騙的類型包括哪些
2021-03-22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代理人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0保險代理都應該承擔哪些責任
2020-11-20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拆遷住改非能算門面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