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人在救助成功后有權獲得的報酬即救助報酬。
請求救助報酬的前提是:實施了海難救助,而且救助有成果。“無效果,無報酬”是海難救助中的一項基本原則。所謂救助有成果,是指通過救助作業,被救助的財產全部或部分價值得以保全,并回到被救助方手中。“無效果,無報酬”原則的意義在于鼓勵救助人奮力搶救海上遇險船舶或者其他財產,體現了海上救助的精神實質。
但近年來,由于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加強,又提出了“特別補償”的概念。海商法規定,對構成環境污染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者船上貨物進行的救助,可根據情況得到救助費用以外的特別補償。特別補償的支付不以救助取得成果為前提。只要是對存在環境損害危險的船舶或船上貨物進行了救助就有權取得。但任何情況下,特別補償只有在超過救助方能夠獲得的救助報酬時才能支付,且支付金額為特別補償超過救助報酬的差額部分。
(二)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因素
1.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
2.救助方在防止或者減少環境污染損害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3.救助方的救助成效;
4.危險的性質和程度;
5.救助方在救助船舶、其他財產和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6.救助方所用的時間、支出的費用和遭受的損失;
7.救助方或救助設備所冒的責任風險和其他風險;
8.救助方提供救助服務的及時性;
9.用于救助作業的船舶和其他設備的可用性和使用情況;
10.救助設備的備用狀況、效能和設備的價值。
但無論如何,救助報酬不得超過船舶和其他財產的獲救價值,即獲救后的估計價值或實際出賣的收入,扣除有關稅款和海關、檢疫、檢驗費用以及進行卸載、保管、估價、出賣而產生的費用后的價值。
(三)救助報酬的減少或取消
由于救助人的過失致使救助作業成為必需或者更加困難的,或者救助方有欺詐或者其他不誠實行為的,應當取消或者減少向救助方支付的救助款項。
(四)救助報酬的承擔與分配
1.救助報酬的承擔。救助報酬應該由獲救的船舶和其他財產的各所有人,按照船舶和其他財產各自的獲救價值占全部獲救價值的比例承擔。各方之間不負連帶責任.。
2.救助報酬的分配。參加同一救助作業的各救助方的救助報酬,應當根據法律規定的確定救助報酬應考慮的各項因素,由各方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請受理爭議的法院判決或者經各方協議提請仲裁機構裁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空掛戶”新政策:滿足這些條件,土地征收有補償!
2020-12-20江蘇省泰州市的精神損害賠償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0夫妻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況下所借的債務屬于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30口頭承諾贈與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25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太原市樓間距規定
2021-02-26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公司管理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22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房子要拆遷租戶會被賠償嗎
2021-03-18農村大力拆除空心房的原因是什么拆遷補償又是多少呢
2021-02-24高鐵拆遷房屋國家有統一的補償標準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