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是否構成欺詐
有可能,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外,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可主張無效。
根據我國合伙企業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合伙人擅自轉讓份額(其他合伙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內)的行為是無效的。
二、構成欺詐行為一般必須具備以下4個要件
(1)欺詐人有欺詐的故意。欺詐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陳述是虛偽的,并會導致對方陷入錯誤認識,而希望或放縱這種結果的發生。欺詐的故意包括兩方面:一是陳述虛偽事實的故意;二是誘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故意。
實際生活中,陳述錯誤事實并不少見,根據行為人的動機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行為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此時就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第二類是行為人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認為陳述的錯誤事實是真實的,即他主觀上并沒有陳述錯誤事實的故意,此時不構成欺詐的主觀要件。但是如何區分行為人是否具有陳述錯誤事實的故意,卻非易事。這主要從行為人的行為動機、知識經驗以及其所處的客觀環境去認定。
(2)欺詐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是指欺詐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故意陳述錯誤事實和故意隱瞞真實情況是構成欺詐行為的兩個方面。故意陳述錯誤事實的行為,例如將假冒偽劣商品說成質優價廉。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是指行為人有義務向他方告知真實情況面故意不告知。沉默是否構成欺詐呢?大部分國家的法律規定,當行為人有義務說明真實情況而不說明、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我國法律對沉默是否構成欺詐的規定與上述規定相似,例如(產品質量法)第28條規定:銷售者在出售某種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的產品,應當事先向消費者或用戶作出說明,否則銷售者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規定表明在負有說明義務時保持沉默即構成欺詐。另外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負有說明義務的,也不能保持沉默。
(3)被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所謂錯誤,是指對合同內容及其他重要情況的認識缺陷。構成欺詐,一般必須是被欺詐人的錯誤認識與欺詐人的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易言之,如果被欺詐人訂立合同,那么必須是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與合同內容有密切關系,并且被欺詐人因欺詐人提供的虛假情況對合同內容發生了錯誤認識。
(4)被欺詐人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如果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并不是因欺詐行為而作出的,也不構成欺詐。這表明被欺詐人的意思表示與欺詐行為之間具有因果聯系。
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是否構成欺詐?對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自然是違法,但是否構成欺詐,也要看他的做法是否與欺詐相關。發現合伙人擅自轉讓財產份額的行為后怎么給自己維權,有需要的人們不妨來網站上咨詢了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方解除合同要支付違約金嗎
2021-03-23強行收購公司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10反擔保解除時間法律規定
2020-12-30央視曝銀行卡黑市,銀行卡被盜怎么維權
2021-01-25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上市銀行呆賬準備金計提方法差異原因有哪些
2021-01-01法院解凍銀行賬戶需要多長時間
2021-01-07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
2021-03-24在發展商處購房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2用人單位如何采取措施用法律手段裁員
2021-02-13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保險索賠時間不可過長
2021-01-07怎樣簽訂房地產保險合同
2021-03-08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健康保險包括哪些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