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繼承法》有效期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如果法定繼承人提出放棄繼承,也可以在繼承開始前提出,而遺囑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則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繼承開始后提出。
我國《繼承法》第25條第1款前項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边@一規定表明,放棄繼承只能以明示的方式,并且要在遺產分割之前作出。在遺產分割之前沒有明確表示放棄繼承權的,視為接受;在遺產分割之后作出放棄的,則不是放棄繼承權而是放棄應得的遺產的所有權了。
二、放棄繼承的注意事項
我國繼承法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做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在確認繼承權可以放棄的同時,司法實踐中還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放棄繼承的表示必須在繼承開始以后做出。因為于繼承開始前,繼承人并不享有可以處分的主觀權利,僅享有客觀權利,而客觀權利僅是一種資格,是不得拋棄的。
2、放棄繼承的表示應當在遺產分割前做出。因為遺產分割之后,遺產已轉化為繼承人的個人財產,這時,繼承人即使放棄所得遺產,放棄的也已經不是繼承權,而是個人財產的所有權。
3、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的法律行為,無需征求任何人的同意或認可,均有放棄繼承權的自由。但是,如果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會損害第三人利益的,則繼承人不得放棄繼承權。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明確規定,繼承人因放棄繼承權,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義務的,放棄繼承權的行為無效。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條【繼承的接受和放棄】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六十日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在繼承開始后,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評殘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1如何處理醫療事故
2020-12-21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家庭暴力簡介與家庭暴力類型有哪些
2021-02-27交通事故監護人有權簽署諒解書嗎
2020-12-17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情侶分手賠償協議有法律效應嗎
2021-02-18計逾期利息的法律依據
2021-03-16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的股權處置方式
2021-03-19經濟賠償金如何支付?
2021-02-10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農民工有哪些勞動保護
2020-12-19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私了后報保險算騙保嗎
2021-03-08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帶設計方案土地出讓方式的規定是如何的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