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5年12月,玉石商人孫某、張某在上海經王某介紹將13塊玉石留給客戶朱某驗貨,后孫某、張某委托王某辦理玉石交易。朱某與王某最終商定玉石總價為480萬元人民幣,并在澳門付給王某600萬元港幣籌碼用于支付貨款。而王某將這些籌碼全部輸光,僅向孫某匯了70萬元人民幣。孫某、張某訴至法院,要求朱某支付剩余貨款410萬元。
分歧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籌碼能否作為貨款的支付方式?
一種觀點認為,籌碼作為賭博用具,具有地域限制,限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定賭場使用。本案交付籌碼的行為發生在澳門,在澳門籌碼等同于港幣,可以作為合法的支付方式,故應當駁回孫某、張某的訴訟請求。
另一種觀點認為,買賣玉石發生在上海,應當按照我國的法律和交易習慣支付對價。籌碼與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不相容,不能作為貨款的支付方式。由于孫某、張某認可已收到70萬元,朱某還需支付410萬元貨款。
法律分析
小編贊同第二種觀點。
首先,該玉石買賣發生在我國大陸,應當按照我國的法律和交易習慣支付對價。合同法規定,買受人應當依據合同約定或交易習慣作為支付貨款的方式。朱某向王某支付的是籌碼,必須通過賭博才能兌換現金。在我國賭博屬于非法活動,不能作為合法有效的支付方式。同時,雙方對支付方式未作明確約定,朱某以籌碼支付玉石貨款,缺乏合同依據,也有違商業習慣。
籌碼在特定場合作為貨幣代用品用于賭博,基本功能是作為賭博計數的用具,本質上是一種賭博用具,其賭博用具的本質屬性不會因地域的變化而改變。籌碼進入內地,雖然其作為專用賭博工具的使用功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由于籌碼客觀上作為貨幣代用品的功能并未完全消失,比如可以套匯、走私等,對我國的經濟、金融秩序具有潛在的破壞力和危害性。我國海關總署在《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進出境物品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限制進出境物品表〉有關問題解釋的公告》中,亦將賭博用籌碼認定為“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有害的其它物品”。
本案中,朱某對孫某的出賣人身份是明知的,其以籌碼向王某付款,客觀上損害了當事人的利益,既不符合交易習慣,亦有違我國的法律規定和公序良俗,該給付行為應認定為無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用籌碼支付貨款是否有效”的相關知識,通過文章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用籌碼支付貨款是無效的。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服征地拆遷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1-02-23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車輛交通事故如何處理
2021-03-14個人合伙企業中合伙人對內責任怎么認定
2021-02-16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沒有借條,能以聊天記錄為證據起訴要求償還債務嗎
2021-02-16撤銷仲裁的條件是什么
2021-03-02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交通事故私了保險公司怎么陪
2021-03-22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如何申請財產保全
2020-12-05商品房外墻面的所有權到底歸誰所有
2020-12-17誰能申請訴前停止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2020-11-26勞務合同什么法律關系
2021-02-25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