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以上定義,可以得出,競業限制補償金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第一、競業限制補償金必須是基于勞動關系的存在才能產生;
第二、競業限制補償金以勞動者履行負有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義務為前提條件;
第三、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支付期限、標準可以由雙方協商確定,但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具有較強的法定性。
第四、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體僅限于用人單位和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雙方簽訂的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有約定的,從其約定。競業限制協議對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支付形式等未作約定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因用人單位原因不按協議約定支付經濟補償金,經勞動者要求仍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即在沒有約定競業限制補償金的情況下,根據權利義務一致原則,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也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如果有約定,而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支付義務,勞動者可以選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協議,并要求用人單位支付補償金,也可以選擇解除競業限制協議,而放棄要求支付競業限制補償金的主張。
作為勞動法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對競業限制協議以及競業限制補償金的適用等提供了相應的法律根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并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p>
該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拆遷新規定亮相:八道程序不能少
2020-11-16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著作權使用費能否追繳
2020-12-24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探望權糾紛怎么執行
2020-11-26協議管轄錯誤怎么辦
2020-11-24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競業限制補償金有哪些規定
2020-11-14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投資型保險與傳統保險的區別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在被保險人同意的視角下談贈與人身保險合同
2021-02-27試析保險合同中的幾對基本概念是什么
2021-03-22淺析道路交通事故中保險公司應承擔的責任
2021-02-26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