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事訴訟法,合同或者財產糾紛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法院等管轄,以下是具體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85條: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條: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合同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約束力。
一、怎樣認定合同是否有效
(一)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簽約能力我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由此可見,在訂立合同時,注意當事人的締約能力和主體資格問題是十分重要的。
(二)合同必須有對價或約因。
(三)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根據我國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須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
(五)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二、沒有簽字蓋章的合同有效嗎
雖然訂立了書面合同,但沒有簽字或者蓋章怎么辦?
在合同書中雙方當事人的簽字蓋章是十分重要的,沒有雙方當事人的簽字蓋章,就不能最終確認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協商一致,也就不能證明合同的成立有效。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但是,雙方當事人的簽字蓋章也只是形式問題,實質上應當追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如果一個以合同書形式訂立的合同已經履行,而僅僅是沒有簽字蓋章,就認定合同不成立,則違背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因此,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了上述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公司和業主委員會不簽服務合同怎么辦
2021-01-31原產地標記需要申請嗎
2021-01-28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產假期間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0-11-30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21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工地勞務合同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4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車輛維修時丟失 保險公司被判賠償責任
2020-12-11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被保險人的義務
2021-01-29保險“霸王條款”輸官司
2021-01-04告知
2021-02-11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