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頭與合同交房日期不符以誰為準
口頭與合同交房日期不符的,需要以書面的合同為準
二、房屋買賣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合同當事人必須符合主體資格。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備能夠以自身行為依法行使權利并且承擔義務的資格。
(1)一般主體要求。依《民法通則》規定,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房屋買賣行為復雜,涉及標的金額較大,法律一般禁止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參與,所簽房屋買賣合同無效,除非事先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事后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2)特殊主體要求。為了維護房屋交易秩序,現行法律和政策對房屋買賣當事人設定了一定條件和限制,必須符合特定要求。在商品房現售中,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房屋出賣方必須具有法人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土地使用權證書、土地使用批文、規劃許可證和施工許可證等。在商品房預售中,預售方除具備上述條件外,還應當持有預售許可證和確定施工進度與交付日期。商品房出賣方如違反上述要求,就會被認為不符合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的主體資格,應當宣告合同無效,賠償買受方因此而遭受的損失。此外,政府確認的城市低收人家庭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經濟適用房,僅本單位的職工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單位自管公房,機關、學校和部隊等單位經批準才符合主體資格有權購買城市私房等。
2.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應當表意真實。依照現行法規和有關司法解釋,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系當事人真意表示的結果。房屋買賣只有在自愿和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才能真正實現雙方當事人的利益理想。因此,因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無權代理和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所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房屋買賣合同等,皆非買賣當事人真實意思,原則上視為無效。因重大誤解和顯失公平簽訂的房屋買賣行為,亦屬可變更或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無效或被撤銷的房屋買賣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有權不予履行。房屋買賣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法律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為有效。
3.房屋買賣不得違反政策、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共利益。房屋買賣行為應當符合房地產政策,遵守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違反社會公共道德。否則,房屋買賣行為無效。例如,在房屋買賣活動中,我國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房屋買賣雙方不得買賣土地,不得瞞報房屋買賣價格偷逃稅收,不得買賣拆遷房屋等。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遺囑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1-01-24工商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區別在哪兒
2021-03-20老公出軌離婚孩子歸誰
2021-01-12未簽勞動合同被辭退有什么補償
2021-01-25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精神暴力犯罪嗎
2021-01-16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專有技術侵權糾紛是否適用專屬管轄
2020-11-24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住房
2021-02-23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旅游意外險哪些情況不賠償
2020-12-05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開車碰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3-13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