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庭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審理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適用的程序,可以分為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
一、一審程序
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進行第一審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所通常適用的訴訟程序。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二、第二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程序或終審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上訴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由于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上訴案件經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審的判決、裁定,訴訟程序即告終結。
(一)上訴期間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l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上訴狀當事人提起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三)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央;
(2)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3)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4)原判央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三、審判監督程序
(一)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是指由有審判監督權的法定機關和人員提起,或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再次審理的程序。
(二)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1、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的程序
2、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程序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的訴訟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交車發生事故公交公司不墊付住院費怎么辦
2021-03-22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交通事故案件訴訟保全是否可以扣押
2021-03-12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刑期執行過半就能申請假釋嗎
2021-01-30婚內協議離婚時為何不生效
2021-01-25贈與人可以自由撤銷贈與嗎
2020-12-11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勞務外包的好處有哪些
2021-01-06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了解人壽保險的受益人的知識
2021-03-11關于終身人壽險的相關知識
2020-11-11貨物運輸保險的特點
2021-03-01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保險合同的輔助人可以有哪些
2020-11-21如何正確區分人身保險合同和財產保險合同的不同點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