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提問:拆遷安置補償裁決的前置行政行為之審查
律師解答:拆遷安置補償裁決的合法性,必須以立項、建設用地許可、規劃許可、拆遷許可等行政行為的合法性為前提和依據。審查行政裁決必然涉及到上述前置行政行為的審查。
相關法律知識:第一種觀點認為:對前置行政行為與行政裁決行為置于同等的地位,一并進行合法性審查。理由是該一系列行政行為相互聯系,若不一并審查,可能出現原告連環起訴,直接導致前個判決是“維持行政裁決”,后個判決卻是“撤銷某個前置行政行為”。因此產生的尷尬局面,導致行政行為及司法行為的不穩定性,并增加了當事人訴累。第二種觀點認為:對前置行政行為作為證據審查。其理由是,在安置補償裁決案件中,前置行政行為不是被訴行政行為,而是以“證據”角色出現的。法院理應按照證據的客觀性、合法性、關聯性標準予以審查。第三種觀點則是參照非訴行政執行案件的審查原則,即“無效的排除、可撤銷的保留”原則予以審查。理由是,違法行政行為分為“無效”與“可撤銷”行政行為。對于拆遷裁決的前置行政行為,一般違法的屬于可撤銷行政行為,應承認其效力;重大違法的屬于無效行政行為,應認定無效。這種做法既能避免當事人連環訴訟,保障司法效率,又不會放縱明顯違法的行政行為。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作為證據審查的做法遵循了“不告不理”的原則。法院審理行政裁決案件,不能隨意擴大審查范圍。再說,全面審查前置行政行為必將付出難以承受的訴訟代價,是不現實的。這不但要追加被告,并要求有關被告提供作出某個前置行政行為的證據。因為拆遷裁決行為與前置行政行為不一定是同一行政機關作出的,如:立項行為是計劃行政部門作出的,建設用地許可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規劃許可是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只有拆遷許可與補償裁決是拆遷行政主管部門作出的??梢韵胂?,多個行政主體作出的多個行政行為攪在一起,法官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庭審根本難以完成。在拆遷裁決案件中,前置行政行為的表現形式是“證據”,不按證據標準予以審查,從情理上不通。當然,如果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又對部分前置行政行為另行起訴,也是允許的。因前置行政行為審理的結果可能影響行政裁決案件的最終結果,法院應首先審理前置行政行為案件,對行政裁決案件中止訴訟。如果判決維持的拆遷補償裁決案件在審結之后,某前置行政行為又被依法撤銷,法院只能對該裁決案件以再審程序予以救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被起訴股東清償責任怎么分配
2021-01-22水產養殖的大棚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9都不要孩子法院會強行判嗎
2021-02-19企業債權債務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
2020-12-16解決民事糾紛有幾條途徑
2020-12-30社會撫養費的支付數額是多少
2020-11-11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交通事故責任劃分及賠償標準
2020-12-30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雇傭關系無底薪可以嗎
2021-02-21法院判贈與房產無效契稅可以退嗎
2021-01-29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勞動合同終止爭議的解決方式是什么
2020-12-29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哪些情況產品質量責任險不負保險責任
2020-12-0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