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申請再審和申訴不一樣,申訴是一個民主權利,屬于廣義的訴權,具有"六無限"的特點,即沒有次數限制、沒有級別限制、沒有案件限制、沒有申訴主體限制和沒有針對機關的限制。也正因為申訴沒有具體條件的限制,才導致當事人及其他人申訴非常困難。而申請再審作為一項訴訟性權利,則必須具備相應的法定條件。
一、申請再審的主體是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再審申請的主體嚴格限制為原審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無權提起再審申請。
二、申請再審的對象是確有錯誤的生效判決與裁定,以及違反自愿原則或者內容違法的調解書。
而申訴則不受這一限制,申訴既可以針對未生效的法律文書,也可以針對已生效的法律文書。此外,申訴還可以針對一些違法行為等。
三、申請再審的期限是法律文書生效后的2年內,超過2年,則喪失了申請再審權。而申訴則沒有時間限制。
四、申請再審需符合法定情形,這一法定情形因法律文書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需具備以下情形:
(1)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根據《民事訴訟證據規則》第44條的規定,這里的"新的證據"是指原審庭審結束后新發現的證據。
(2)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錯誤的。
(3)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
(4)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
(5)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對調解書的申請再審,只有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才可以申請再審。而申訴不受上述法定情形的限制。
五、再審申請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即向原審法院或者該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提起。而申訴則可以向任何一個法院提出,此外,還可以向檢察院、人民代表大會以及新聞機關提出。
正因為申訴與申請再審存在如此大的區別,因此無論從性質還是作用上來看,這兩者都是不能混淆的。目前在司法實務中,尤其是部分基層法院審判監督部門仍然存在的兩種稱謂混用現象是不嚴謹的,應予厘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處理標準
2021-01-25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0-12-09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商帳追收委托流程是什么
2020-11-24代加工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1-02-19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買地皮土地使用證是一定需要的嗎
2021-03-14集資房買賣有風險嗎
2020-12-29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飛機延誤怎么賠償
2021-01-0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保險理賠打官司需要多少費用
2021-01-30簽訂保險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解除承包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1-01-11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