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再審發(fā)回重審
再審發(fā)回重審案件,主要是指上級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后,將案件發(fā)回原一審法院重新審理的案件。對于再審發(fā)回重審問題,《民事訴訟法》沒有作出明確規(guī)定,只是規(guī)定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再審時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而根據《民事訴訟法》關于第二審程序的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沒經過審理認為原審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原判決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因此,再審法院審理案件也可以據此將再審案件發(fā)回原一審法院重審。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審判監(jiān)督程序嚴格依法適用指令再審和發(fā)回重審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
為了及時有效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司法公正,進一步規(guī)范民事案件指令再審和再審發(fā)回重審,提高審判監(jiān)督質量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結合審判實際,制定本規(guī)定。
第一條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嚴格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等規(guī)定審查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符合法定條件的,裁定再審。不得因指令再審而降低再審啟動標準,也不得因當事人反復申訴將依法不應當再審的案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第二條因當事人申請裁定再審的案件一般應當由裁定再審的人民法院審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一)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四)項、第(五)項或者第(九)項裁定再審的;
(二)發(fā)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
(三)當事人一方人數(shù)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
(四)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的其他情形。
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案件,由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審理,具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第(一)至第(五)項規(guī)定情形之一的,可以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
人民法院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二款裁定再審的,應當提審。
第三條雖然符合本規(guī)定第二條可以指令再審的條件,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提審:
(一)原判決、裁定系經原審人民法院再審審理后作出的;
(二)原判決、裁定系經原審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作出的;
(三)原審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四)原審人民法院對該案無再審管轄權的;
(五)需要統(tǒng)一法律適用或裁量權行使標準的;
(六)其他不宜指令原審人民法院再審的情形。
第四條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發(fā)現(xiàn)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一般應當通過庭審認定事實后依法作出判決。但原審人民法院未對基本事實進行過審理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重審。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的,上級人民法院不得以基本事實不清為由裁定發(fā)回重審。
第五條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發(fā)現(xiàn)第一審人民法院有下列嚴重違反法定程序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guī)定,裁定撤銷原判決,發(fā)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審:
(一)原判決遺漏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
(二)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三)未經合法傳喚缺席判決,或者違反法律規(guī)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五)原判決、裁定遺漏訴訟請求的。
第六條上級人民法院裁定指令再審、發(fā)回重審的,應當在裁定書中闡明指令再審或者發(fā)回重審的具體理由。
第七條再審案件應當圍繞申請人的再審請求進行審理和裁判。對方當事人在再審庭審辯論終結前也提出再審請求的,應一并審理和裁判。當事人的再審請求超出原審訴訟請求的不予審理,構成另案訴訟的應告知當事人可以提起新的訴訟。
第八條再審發(fā)回重審的案件,應當圍繞當事人原訴訟請求進行審理。當事人申請變更、增加訴訟請求和提出反訴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五十二條的規(guī)定審查決定是否準許。當事人變更其在原審中的訴訟主張、質證及辯論意見的,應說明理由并提交相應的證據,理由不成立或證據不充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九條各級人民法院對民事案件指令再審和再審發(fā)回重審的審判行為,應當嚴格遵守本規(guī)定。違反本規(guī)定的,應當依照相關規(guī)定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第十條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fā)布的司法解釋與本規(guī)定不一致的,不再適用。
上級人民法院應當嚴格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等規(guī)定審查當事人的再審申請,符合法定條件的,裁定再審。不得因指令再審而降低再審啟動標準,也不得因當事人反復申訴將依法不應當再審的案件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撤銷行政許可有時效限制嗎
2021-03-06科創(chuàng)板最新消息2020
2021-01-29交通事故復核需要什么
2021-02-02當場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備案
2021-01-12坐公交車受傷誰承擔責任
2020-12-18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yǎng)義務
2020-12-10南京辦理勞動關系轉移的備案新政是怎樣的
2021-02-09顧客如果喝醉酒在超市摔倒,誰來擔責
2020-12-24學生在學校發(fā)生碰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勞動合同變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2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如何區(qū)別
2021-01-11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人身保險與財產保險之間存在什么不同嗎
2020-11-19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互聯(lián)網保險怎么分紅
2020-12-28保險公司的業(yè)務流程有哪些
2020-11-24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什么規(guī)定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