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租賃合同是當事人將設備交給另一個人使用,使用方需要繳納一定的額租金并保證用完后能夠原物返還。如果在租借過程中出現糾紛,該怎么解決呢?請大家閱讀下面的文章了解!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
設備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主要特點
1、合同主體一般為個人,設備出租方少部分掛靠在建筑公司,大多為自由經營。設備承租方一般為建筑承包商,租用建筑設備用于基建。
2、租賃設備均為大型挖掘機,該設備的駕駛員均由出租方配備,負責駕駛和設備的日常維護。其工資一般由出租方承擔,實踐中也存在雙方約定由承租方承擔的例外。
3、無規范的合同文本,合同內容一般由當事人依主觀意愿自由約定,隨意性較大。
4、合同所涉及的租金較高,一般月租金在兩萬元以上,導致當事人“寸金必爭”,焦點比較突出。
糾紛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合同訂立不規范。主要表現為合同的內容不全面,缺乏準確性和嚴密性。在我院處理的27件案件中,合同內容均系寥寥數語,只涉及設備的出租期限、租金及支付方式,而對合同的責任承擔、運費承擔、違約責任及設備維修未有約定,且在糾紛發生后,雙方意見不統一,未能就合同內容達成補充協議,導致糾紛發生。
2、合同履行不規范。主要表現為提前解除合同手續不到位。如在租賃設備用于開掘礦山的案件中,由于礦山所在地政府在合同履行期間,因政策調整而發文停止礦山開采,導致合同無法履行,但雙方未及時簽訂終止合同的書面材料。原告為得到更多的利益,在租賃期滿后,以此為依據主張以合同約定的期限支付租金,而被告則主張以實際履行的期限計算,但無法提供雙方終止合同的依據,處理難度較大。
建議
1、建立行業規范。設計專門的規范性合同文本,降低合同簽訂的隨意性。合同內容應在遵守《合同法》的前提下,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設備維修的相關事宜和費用問題、賠償責任的履行和追究,以及租賃設備的技術指標,違約責任的處理等,以減少履行期間的風險。
2、構建集中管理的行業管理模式。由于目前大部分合同當事人均為個人,法律觀念和認知缺乏,承擔責任的方式較為分散,屬于民間意義上的自我管理模式。建議借鑒出租車行業的公司統一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使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綜合保護,一方面有利于行業行為的集中規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上海知青退休的政策是什么
2020-11-07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中對成年被扶養人的界定
2020-11-29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什么時候要簽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01工傷賠償項目包括哪些
2021-03-10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經濟補償金離職后發放嗎
2021-03-01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意外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飛機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2-11保險產品價值與獲得成本的比較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保險合同怎樣生效?
2020-12-13健康保險事業部應當持續具備什么條件
2021-01-07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