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致第三人損失連帶責任
合同無效時致第三人損失的連帶責任主要是因為合同的無效是雙方當事人對第三方造成的,所以需要根據自己對第三人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二)項規定,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無效。因此,如果合同當事人并非惡意串通而損害第三人利益,并不必然導致合同無效。但是,如果因為合同的簽訂、履行等造成第三人損失的,當事人需要承擔責任,賠償當事人的損失。
合同無效賠償損失注意事項
1、正確界定損失與締約過錯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無因果關系不應判定過錯方承擔賠償責任。
因果關系是使人對某種損害結果或不法事態負民事責任的條件。自古以來法律演進所形成的一個普遍觀念是:除非法律另有特別規定,一個人對不是他造成的損害不承擔法律上的責任。民法的因果關系理論本質上乃是客觀地、公正地確定責任歸屬的問題,以避免濫施懲戒和轉移責任。運用因果關系理論,當事人一方超出合同約定履行的部分所造成的損失與無效經濟合同的訂立和履行如果不具有因果關系,不能由締約過錯方承擔民事責任。在審判實踐中,無效經濟合同糾紛大多是因一方未能按照無效經濟合同中的某些條款履行而引起的。
2、正確界定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
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第16條規定:經濟合同被確認無效后,“有過錯的一方應賠償對方因此所受的損失”。但是,原《經濟合同法》對有過錯的一方對無過錯的承擔損害賠償的范圍,沒有作出具體的規定。相應的行政法律、規章以及司法解釋,也沒有界定,由此導致司法實踐中做法不一。在單方過錯致經濟合同無效的情況下,確定有過錯方對無過錯方損害賠償的范圍,應當明確無過錯方損害賠償的利益的性質。合同損害賠償的利益分為履行利益和信賴利益。履行利益,又稱積極的契約利益,即因契約履行所得利益。信賴利益,又稱消極的契約利益,即因信賴契約有效所受的損害。由于一方當事人的過錯致合同無效而蒙受重大不利的無過錯方,其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內容應當是,而且只能是信賴利益。如德國學者耶-林指出:“當事人因自己過失致使契約不成立者,對信其契約為有效成立的相對人,應賠償基于此項信賴而生的損害”。我國臺灣地區立法也認為契約無效,相對人所得請求賠償的范圍“自以因信賴契約有效所受之損害為限”。
通過小編的整理可以知道,合同無效時致第三人損失的連帶責任主要是因為合同的無效是雙方當事人對第三方造成的,所以需要根據自己對第三人造成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以上就是律霸網小拜年為大家總結的相關知識,如果您還有什么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在線的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修合同必須具備相應資質嗎
2020-12-23著作權人只能是個人嗎
2021-03-05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父親自己寫的子女分割財產有效嗎
2020-12-23代位繼承要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17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建筑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3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實習期企業解聘員工怎么補償
2020-12-24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保險人說明義務與免責條款效力之關系辨析
2021-02-04理賠案件有哪些環節
2021-01-21就《人身保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的問答涉及哪些法律規定
2020-11-22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