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和法人都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所謂民事權利能力,是指據以充當民事主體,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資格。自然人一出生,就具有民事權利能力。法人應依法登記才被賦予民事權利能力。我國(民法通則)第49條規定:企業法人應當在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內從事經營。經核準登記的法人經營范圍就是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不同,法人一經登記就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然而法人只是一個組織體,不能自己實施法律行為,因此法律設法定代表人制度,法定代表人對外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即法人的行為。法定代表人也不可能事必躬親,因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負責人對外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也視為法人的行為。無論是法定代表人,還是負責人,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都必須在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范圍之內,亦即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之內,超越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的行為即為越權行為。關于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越權行為是否有效?以前的判例表明,只要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行為超越了經營范圍,法院就認定其無效。但(合同法)對這一立場作了修正,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視為有效。這表明只要對方當事人是善意的,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行為超越了經營范圍,那么就應當認定該越權行為有效;如果對方當事人是惡意的,并且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行為超越了經營范圍,那么該越權行為就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助理醫師在二級醫院獨立值班出現事故有責任嗎
2021-01-17小程序可以申請專利嗎
2021-01-06直行與左拐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16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商業銀行發生信用危機由誰接管
2021-01-20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口頭協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談法人型聯營合同終止后續法律問題的處理
2020-11-16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9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土地流轉有哪些條件
2021-02-17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拆遷安置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如何提高補償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