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送達的案件一般開幾次庭?
這個要以具體案件來確定。對于公告送達的案子,不可能多次開庭.從理論上來講,當然開幾次庭,就應當做幾次通知,公告也是一種法律形式的通知.
公告送達傳票案件的開庭日如何確定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期間以時、日、月、年計算。期間開始的時和日,不計算在期間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一百二十五條亦明確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民事訴訟中以時起算的期間從次時起算;以日、月、年計算的期間從次日起算。”因此公告期從登報日的次日開始計算系法律應有之義;我國民事訴訟法有諸多類似的規定,比如“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等,該“五日”、“十五日”均應當從次日起計算。
其次,我國民事訴訟法之所以規定期間從次日起計算,在很大程度上,其立法設計之理由在于統一計算尺度,確保當事人訴訟行為的有效性,從而穩定民事訴訟關系。實踐中,對期間的起算點從次日起算,既能充分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也可方便訴訟參與人對民事訴訟期間的計算與把握,從而提升訴訟效率并增加法律實效。
再次,公告內容明確載明“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該60日期間系法律擬制的期間,“即視為送達”無論從語詞的內涵還是外延均否定了第60日遇節假日順延的可能性;另公告內容所確定的公告期、舉證期與舉證期滿后的第三日,三者系一個“期間統一體”,不能人為分離出來單獨分別處理,而應當連續計算,但若該“期間統一體”的最后屆滿日遇節假日的,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予以順延,以節假日后的第一日為期間屆滿日,即開庭日。
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一點是,法律的確定性與可預測性要求法律用語要做到易懂、具體、明確,使其具有可操作及可指引性,從而法律受眾可依此安排自己生活的法律規劃,以便實現可預期的效果,此乃法律之為法律的本質屬性之一。按照第二種意見計算開庭日期既符合法律的規定,又直觀且便于操作。在《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一書中言道:“正義具有一張普羅透斯似的臉,變化無常,隨時可呈現不同形狀,并且具有極不相同的面貌”。而開庭日期確定得是否準確涉及當事人訴權的保護和法律的嚴謹,事關法院判決的權威與實效,要讓每一個人民群眾看清這張法律正義之“臉”,請從法官準確確定“開庭日”伊始。
如果有其他的公告送達開庭問題需要解答,建議你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這里有需要專業人士,一對一與你溝通解答你的各種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2020-12-11一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1什么時間簽訂政府采購合同
2021-01-20工傷賠償申請流程
2020-12-26子公司的設立方式有哪些
2020-12-30什么是公司增資糾紛
2020-12-12行政處罰的管轄和適用
2020-12-08超過強制執行時效可以再次訴訟嗎
2020-12-13勞動仲裁能保全公司財產嗎
2021-01-26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糾紛應該如何解決
2021-01-20精打細算購買旅游意外險
2021-03-20合同生效2年后自殺,保險公司為何拒賠
2020-12-25保險合同盡到說明義務是否就可以免責
2021-01-26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