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銷之訴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沒有參加到他人之間的審判程序,針對雙方當事人之間生效判決對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銷的請求。
第三人撤銷之訴作為一種非常救濟制度,對生效裁判的權威性產生了很大沖擊,故在司法實踐中應該正確理解和運用這一新制度,嚴格把握其適用條件。
(一)適格的當事人
適格的原告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第一,必須是原訴訟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第二,對撤銷之訴享有訴訟利益,這種利益來源于原判決給第三人帶來的利益損害。第三,因不可歸責于自己的事由而未受到程序保障。有的學者認為:“對于遺漏了的必要共同訴訟人,根據新《民事訴訟法》第200條第8項的規定,該當事人可申請再審。”有的學者認為:“第二百條列舉的是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事由,其實并不能適用案外人,因此,提起撤銷之訴的主體,還應該包括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人的情形。”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將遺漏的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納入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范圍之內,可以更好保護其利益,遏制惡意訴訟,也使民訴法的規定更協調一致。另外,原訴訟的原告和被告應列為共同被告。
(二)客體范圍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不僅包括法院做出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也包括仲裁機構的裁決書和調解書。只要實質上對第三人利益造成損害,無論是訴訟案件還是非訴案件的裁決,是針對確認之訴、給付之訴還是形成之訴,都可以適用第三人撤銷之訴。值得注意的是,法國,還有我國香港、臺灣都規定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客體應當是終局判決,不適用中間判決,同樣也不能針對判決理由。另外,法國不允許對某些具有特殊性質的判決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筆者認為,這種限制是有必要的,身份關系不同于一般民事關系,不能允許第三人否定判決的效力。
(三)起訴期間
為避免對法律關系造成長期的不穩定,維持裁判的公信力,法律對第三人提起撤銷訴訟做了必要的限制。《民事訴訟法》第56條第三款規定,案外人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民事權益受到生效裁判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這里的“六個月”應理解為除斥期間。
如果對人民法院判決不服的,可以提出上訴。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上市公司收購后股份怎么處理
2020-11-10征地拆遷程序究竟是什么
2021-03-25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租房收定金反悔怎么辦
2020-12-10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離婚后不付撫養費就不能探望子女嗎
2021-02-13離婚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8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同居子女撫養協議樣本
2021-03-17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勞動合同變更時未變的內容繼續有效嗎
2021-02-10冒領退役軍人傷殘撫恤金如何處罰
2020-12-28在超市丟包誰來負責
2021-03-21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