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個孩子離婚探視權的時間怎么規定的?
我國《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探望的內容既包括見面,如直接見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包括交往,如互通書信、互通電話、贈送禮物、交換照片等。
概括起來探望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探望性探視,二是逗留性探視。
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
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
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1、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
2、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
3、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決定探望權問題時應征求子女的意見,探望權的行使也應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況下實施。
二、關于離婚小孩的探視次數怎么規定的?
一般以協商為主,雙方本著實際方便的原則來定,不能太多。具體方式在離婚時由你們雙方約定。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法院會判決。
一般每個月兩、三次,情況不一樣,法院的判決會不一樣。沒有次數的法律規定。
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有探視子女的法定權利,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有協助和配合的法定義務。
具體探視子女的方式和時間,由雙方當事人本著孩子最大利益出發自行協議,如果達不成一致意見,可以起訴解決。
一般在離婚訴訟過程中,無論夫妻之間有幾個孩子,法院在判決探視權的行使時,都會規定,在每個月的單周或雙周的某一天行使探視權,也可能會有一至兩天的探視時間。但是應當注意的是,探視權的行使不能影響孩子的成長健康,或者是在孩子自己不愿意時行使。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使用權抵押合同怎么寫
2021-02-13學車引發車禍,賠償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1-10不發工資找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5勞動合同不變更要賠償嗎
2020-11-09親生父女不能斷絕關系嗎
2021-01-16信用卡逾期不還會怎樣
2021-01-10遭遇空頭支票時怎么辦法官支招
2020-12-10父母贈與房產后還能反悔嗎
2020-11-27開發商一房二賣怎么處理
2020-11-20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履行競業限制義務的人員有哪些
2021-01-31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團體意外險期限是多久
2021-03-02飛機延誤哪里申請賠償
2021-03-22家庭財產保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14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有什么含義
2021-03-15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