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保管人返還保管物義務
保管人返還保管物是保管人的一項基本義務。依合同法第三百七十六條規定,無論當事人是否約定保管期間,寄存人享有隨時領取保管物的權利,保管人得應寄存人的請求隨時負有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保管人保管貨幣的,應當返還相同種類、數量的貨幣。保管其他可替代物的,應當按照約定返還相同種類、品質、數量的物品。
二、什么是保管人危險通知義務
保管人負有返還保管物的義務,但由于第三人的原因而使履行返還義務發生危險時,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按照本條第二款之規定,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而對保管人提起訴訟或者對保管物申請扣押的,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這是法律規定在此種情形之下保管人的通知義務。通知的目的在于使寄存人及時參加訴訟,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保管人可以請求法院更換寄存人為被告,因為保管人根本不是所有權人,這是第三人與寄存人之間的爭議。如果第三人向法院申請對保管物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例如第三人在訴訟前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請求扣押保管物。法院在扣押保管物后,保管人應當及時通知寄存人,以便寄存人及時向法院交涉,或者提供擔保以解除保全措施。
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除保管物已經被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或者已經被法院強制執行而不能返還的以外,保管人仍應當履行向寄存人返還保管物的義務。“第三人對保管物主張權利”,包括第三人認為該保管物是屬于他所有而被他人非法占有時,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依法強令不法占有人返還原物的權利。財產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受理前或者訴訟過程中,為保證將來生效判決的順利執行,對當事人的財產或者爭議的標的物采取的強制措施。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和第九十三條對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規定了應當具備的條件。財產保全限于給付之訴,目的是防止因當事人一方的不當行為(如出賣、轉移、隱匿、毀損爭議標的物等行為)使判決不能執行或者難以執行。財產保全的措施有查封、扣押、凍結或法律規定的其他方法。執行,是指人民法院的執行組織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發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內容,運用國家的強制力依法采取執行措施,強制義務人履行義務的行為。執行的措施就保管合同的保管物而言,主要是強令交付,即強令將保管物交付所有權人,或者先由法院采取扣押的措施,再轉交給所有權人。例如甲非法占有乙的財物,乙起訴到法院要求甲返還。法院判決甲向乙返還原物。但甲為對抗法院的判決,而將該財物存放在丙處,由丙保管。這時法院即可對由丙保管的財物采取執行措施,強令丙將財物返還給乙。這以后丙當然不再負有向甲返還保管物的義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問題進行的解答。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保管人在管理期間應當對所保管的物品負責,等待寄存人隨時領取物品,也應當隨時歸還物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0公司股東直接訴訟是怎樣的
2021-01-16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逮捕后法院多久才判刑
2021-02-03回避是怎么回事
2020-12-02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交通事故處理收費標準
2021-03-22貪污罪與挪用公款、挪用資金罪之異同
2021-02-12公章外借他人使用所簽訂的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1-11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指定人壽保險受益人需要注意哪幾點
2021-01-15建筑工程保險的被保險人
2020-12-13人身保險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