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問題將會引起雙方的矛盾,然而具體的探視方式將以孩子的年齡為考慮因素,主要是分為零到三周歲,三到十周歲,十到十八周素,其中針對四歲以下兒童探視權是如何規定的呢?在該時間段的孩子,適用于探望性探視,即對方對另一方的家中或是特定地點探視。接下來,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的闡述。
一、探視的方式
探望的內容既包括見面,如直接見面,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也包括交往,如互通書信、互通電話、贈送禮物、交換照片等。
概括起來探望方式一般有兩種:一是探望性探視,二是逗留性探視。
探望性探望,即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到對方家中或者指定的地點進行探望。
逗留性探望,即一種較長時間的探望,探望權人可在約定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時間內,由探望權人領走并按時送回未成年子女。
二、探視的考慮因素
對于子女而言,年齡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零至三周歲的幼兒,該階段的幼兒身體、智力等諸方面受環境的影響較大,無生活自理能力,如果適用逗留性探望方式,可能會因環境經常變化而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因此該年齡段適用探望性探望較為適宜。
三至十周歲的子女,該階段的兒童,對環境的變化適應能力增強,探望性探望和逗留性探望的方式均可適用。又因此階段的兒童尚無辨別能力與控制能力,在是否探望問題上很難表達其真實意思,容易為他人的觀點所左右,所以對此階段的兒童實行何種探望方式,可不征求被探望子女的意見。
十至十八周歲的未成年子女,由于該年齡段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人,在是否探望這一問題上已具備了相當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因此,在決定探望權問題時應征求子女的意見,探望權的行使也應在征得其子女同意的情況下實施。
三、探視權的誤導
1、直接撫養的一方片面地理解既然法院把孩子判給了自己,就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完全與對方切斷關系。對方探視孩子被認為是對其權利的侵犯,于是,想方設法阻礙對方行使其探視權。
2、封建傳統思想嚴重,把孩子尤其是男孩,當作傳宗接代的工具。如果男孩由男方直接撫養,女方探視孩子時,男方會認為女方想借機把孩子“搶”走。非常排斥女方接近孩子。
3、導致雙方當事人離婚的原因,如果是不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的過錯造成的,那么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便把不讓探視孩子當作報復、懲罰對方的武器,“誰叫他(她)和我離婚,偏不讓他(她)看孩子。”
4、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對孩子進行錯誤的教育和引導,使孩子對不直接撫養其的父或母感情淡漠或印象很壞,從而使孩子拒絕接受對方探視。
5、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又重新組成新家庭的新成員,擔心孩子會成為引起雙方舊情復發的紐帶,故意阻撓另一方探視孩子。此外,實際生活其他一些特殊情況也阻礙了探視權的執行。
四、建議為較好地解決探視權在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如下幾方面的建議:
(一)對新《婚姻法》有關探視權的規定進行立法補充,
一是增加探視一方對子女的知情權,即不直接扶養子女的一方享有對子女的生活、學習、健康狀況、思想等情況有知曉的權利;
二是增加重大問題的決定權,即與對方就有關子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有共同決定的權利,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長。
(二)加大新《婚姻法》的宣傳力度,使離婚當事人樹立正確的權利觀。鎮、村以及街道辦、居委會等基層組織應普及婚姻法的宣傳,采取多種形式講解、宣傳新的婚姻法知識,使新《婚姻法》家喻戶曉。其次民政管理部門在男女雙方登記結婚時,可以發給他們一本《婚姻法》。法院在審查離婚訴訟案件時,也可以有針對地交待當事人依法享有探視權,以便使當事人心中有數,根據自身意愿增加或變更訴訟請求,一次性案結事了,以減少當事人的訟累。
(三)對于探視權行使時間、方式、地點問題,法官應從探視權的立法本意出發,從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盡量主持雙方進行調解,由父母雙方就探視權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對探視權行使的時間,筆者認為不易過于頻繁,但應給予享有探視權的父或母充分的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比如可以每月一次或者間隔時間更長,每逢寒假、暑假孩子可以隨不直接撫養的一方生活。避免無節制、無規律的探視影響孩子的生理、心理的健康發育,及對方正常的家庭生活。至于探視權行使的方式,筆者認為,凡是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方式都可采用。行使探視權的地點可以在孩子學校,也可以由直接享有探視權的父或母帶回家。
(四)法院就探視權問題進行判決時,應充分考慮個案情況,因案而異,不應搞“一刀切”。 首先,離婚當事人之間,當事人與孩子之間各種因素千差萬別,判決時不應過于籠統,否則無法執行,也不應過于細致,否則執行中稍有出入,很容易引發矛盾。同時,應本著對未成年子女本人利益的保護的原則判決,除考慮離婚當事人雙方的實際情況,對于子女年歲稍大些的,法官應該聽取一下子女自己的意愿。另外,對于直接扶養子女的一方拒不同意協助對方行使探視權時,法院可以根據不同情況作出判決,可以在判決書中增加對拒不執行者處以罰款,或者限期履行否則變更或取消監護權的內容,以督促執行。
(五)探視權行使的主體范圍不應僅限于不與未成年子女在一起生活的父親或母親,應當適當擴大到其祖父母、外祖父母。筆者認為,允許祖父母、外祖父母探視自己的孫子女、外孫子女,這是人之常情,也符合中國的傳統風俗習慣。
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行使探視權應符合下列幾個條件:
1、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2、經與未成年子女直接生活在一起的父親或母親的同意。
3、不得濫用探視權。
(六)如果孩子堅決不同意讓不與其直接生活的父或母探視,應視情節對待,如果孩子在十歲以上,此時可以根據其申請由法院裁定終止探視權的行使;如果孩子未滿十周歲,可以要求直接與孩子在一起生活的父或母對孩子加以引導教育,為享有探視權的一方創造條件。
(七)探視權的正確行使有賴于雙方當事人的配合。
孩子是無辜的,筆者呼吁,作為離婚父母都應正確理解探視權這一法律規定權利的立法本意,為孩子多一些考慮,正確處理探視權問題。同時還應設身處地為對方想一下,雙方多一份理解,少一點“意氣用事”,通過共同努力讓孩子擁有一份完整的父愛和母愛。
綜上所述,本文從大家對探視權的誤導角度說明了大家在探視孩子的過程中對對方行為的不合理限定、想法誤區。另外為了更好的解決探視權的問題,婚姻法對探視權進行了補充,明確了探視時間、方式、地點等。
關于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有哪些法律規定
關于探視權在法律上是怎么規定的?
探視權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交通事故起訴律師費誰給
2020-11-14商標權的攤銷期限是多久
2021-01-03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請人裝修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20青州律師土地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4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2020最新人身保險新傷殘標準是什么
2021-01-09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無證駕駛致人死亡,保險公司也應賠償嗎
2021-03-13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交通理賠交強險是多少錢
2021-01-20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車撞人保險沒賠付需墊付嗎
2020-12-12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土地權屬糾紛政府不受理是否可直接提行政訴訟
2020-11-29安置房上市交易要補土地出讓金嗎
2020-11-19住宅樓能做土地出讓嗎
2021-02-12耕地上非法建房拆遷賠償嗎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