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胡某南(男)與孫某雪a(女)于2007年5月登記,婚后生育一男(胡甲,2008年7月21日生)一女(胡乙,2010年2月9日生)。婚前,胡某南個人承包了集體所有的責任田2.7畝,2012年6月該責任田被政府征用,獲得補償費4.86萬元并存于銀行。2013年2月,胡某南發現孫某雪與其他異性有染,于是訴至法院要求與其離婚。審理中,雙方同意離婚并就小孩撫養問題達成了協議,但孫某雪要求對半分割土地征用補償費,胡某南以該款屬個人財產為由拒絕。
【分歧】
在征地補償費是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問題上,存在兩種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被征用的土地系胡某南個人婚前承包,獲取的補償款應歸胡某南個人所有。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征地補償費是在胡某南與孫某雪結婚之后取得,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理由為:
1、征地補償費的權屬法無明文規定。我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共同財產包括:工資、獎金,生產、經營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遺囑或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對“其他財產”的范疇,《<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一條也作出了限定性規定:一方以個人財產投資取得的收益,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男女雙方實際取得或者應當取得的養老保險金、破產安置補償費。另外,我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財產:一方的,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到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遺囑或贈與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可見,我國現行法律或司法解釋對土地補償費的權屬問題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或解釋,因此主張個人所有或者主張共同所有,都于法無據。
2、土地補償費具有專屬性特征。《》第四十二條第二款規定: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應當足額支付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等費用。農民耕種的責任田被征用,是對集體土地經營權的永久性喪失,從而失去一份生活保障。由此可見,土地補償費是對失去耕地農民個人的一種金錢補償,具有明顯專屬性。
3、審判實踐中可參照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規定處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三條規定,復原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藥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應歸本人所有。同樣,農村土地征收后的土地補償費實質上是支付給被征地農民另行創業的生產補助費用,與復原軍人的“回鄉生產補助費”相近,因而將土地補償費界定為夫妻個人財產有法可鑒。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征地補償款不能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錢交治安拘留罰款會怎么樣
2020-12-23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破壞軍人婚姻構成犯罪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1-03-02申請精神損害應注意什么
2021-02-26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離婚協議的內容有哪些?離婚協議怎么寫
2021-01-31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執行標的的異議
2021-01-11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精神損害賠償金多少
2021-01-03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期待利益不予賠償該怎樣理解
2020-11-19什么情形簽勞務合同
2021-02-12破產重整怎么拿到工資
2021-01-30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